家乡对于每个人来说,有着浓厚的情感, 热爱家乡是一种美德。《纲要》中指出: 萌发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6岁幼儿家乡的意识正在逐渐形成。 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结合中班幼儿的特点开展“我生活的地方”的主题活动。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学习需求入手,从局部到整体、由点线生面,带幼儿从了解到逐步拓展到更加深入地了解“我生活的地方”,如家乡的具体位置、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特色美食和特色水果等,丰富幼儿对家乡的认识, 满足幼儿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逐渐萌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课程起源
我们班在二楼,吃完午点或者自由活动时间,经常有些小朋友趴在窗台上说:“世界城,世界城我去过世界城玩。”。中班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视野也逐渐扩展,会渴望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一切,然而当你询问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是哪里人?是孩子们的答案却是含糊不清。为了让孩子了解家乡——保山,我们开启了一场家乡神探之旅。
二、主题目标
本次班本课程开展中,希望幼儿达到以下几点收获。
1.了解家乡很多的名人名事,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表达的事,喜欢参加交流活动。
2.保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让幼儿了解到家乡盛产水果,在活动操作中乐意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
3.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家乡,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培养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4.观察了解菌菇的外形特征,生长变化以及生长环境,对其产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究的兴趣。
5.了解家乡蔬菜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爱吃蔬菜,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三、“家长文化”在升华
本次班本课程的家乡文化表现在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科学五大领域中加以了解,体现呈现。
四、课程实施
家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承载着无数的记忆和故事。 每一个角落都沉淀着乡土人情,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历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成长,汲取智慧,感受着家乡文化的沉淀。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有责任积极发现、讲述、传播家乡故事,传承家乡文化。
中班幼儿的特点为活泼好动,且对许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喜欢和身边的人去谈论感兴趣的话题桂海潮,杨善洲,梁金山……。乐意参与谈话活动“家乡的名人名事”,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了解家乡风俗文化,知道家乡特色美景美食。
家乡盛产水果,制作酸奶捞水果捞的活动中,让幼儿在学习中学会人际交往,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菌菇的外形特征,生长变化以及生长环境,对其产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究的兴趣。
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幼儿对家乡房子比较熟悉,让幼儿通过这一活动,在巩固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概念。 了解不同类型的房子并知道其特征感受线描画的美,体验与同伴一起创作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朋友不知道吃蔬菜的重要性,在吃饭时常常挑食只吃肉不吃菜给自己的身体造成营养不良的情况。这次健康活动让幼儿知道吃蔬菜的重要性和吃蔬菜的好处,从中可以培养幼儿爱吃蔬菜的良好饮食习惯。
将家乡特色与幼儿园的课程有机整合,丰富教育内容,促进全面发展。在活动过程中,从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科学等多个维度发力,全方位激发幼儿的家乡自豪感。我们通过运用身边所见所闻让幼儿学习家乡文化,来了解保山有趣的家乡文化和特色美食。幼儿通过听杨善洲、桂海潮、梁金山的事迹,在一件件的事迹中了解家乡的名人,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利用彩笔和画纸做材料,进行艺术活动绘画出家乡的房子,并且敢于创新,了解多姿多彩的家乡。充分利用食育课程,引导幼儿用家乡盛产的水果制作酸奶水果捞,在活动操作中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家乡的人们特别勤劳,每天都在田里忙碌,在活动中与家长共同完成家乡蔬菜小调查,了解自家地里蔬菜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爱吃蔬菜,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增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家乡在雨季大山里能长出野生菌,运用科学区为幼儿投放菌菇包,让幼儿观察了解菌菇的外形特征,生长变化以及生长环境,对其产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萌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幼儿更深刻的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多样,以及今昔家乡人们生活的变化与差异,了解家乡特色,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与美好,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