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人孙老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神秘的小生物”

创建于06-17 阅读1890

泸定县幼儿园小二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资源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


 

《由“神秘小生物”引发的课程探索》

 

在今日中午,孩子们饭后自由活动时发现了一个类似蜗牛的东西,他们对其充满了好奇与兴奋,由此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观察。基于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我开展了一堂关于蜗牛和鼻涕虫的课程。从孩子们发现这个“神秘小生物”开始,到他们对其展开丰富想象与讨论,再到后续我为他们详细讲解蜗牛和鼻涕虫的区别、生长过程、种类以及鼻涕虫特征等内容,整个过程自然而生动,孩子们的兴趣与探索欲成为了这堂课程诞生的重要契机,让他们能够在亲身经历和积极参与中深入认识和了解这些有趣的生物。

小朋友们因一个类似蜗牛的小生物而兴奋不已。他们围绕在旁,有的说它是鼻涕虫,有的则坚信是蜗牛,随后便全神贯注地观察起来。有趣的场景出现了,有小朋友在为它奋力加油,原因竟是觉得它要生宝宝了。而当有小朋友指着一个圆形物说是贝壳时,立马有其他小朋友反驳称那是青苔。在这整个过程里,孩子们尽情展现出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他们积极地投入观察,认真思考并踊跃表达各自的观点,每个小小的举动都散发着童真与对知识的热切渴望,闪耀着纯真而动人的光芒。

00:51

基于孩子们对那个类似蜗牛的小生物的浓厚兴趣,我专门上了一堂关于蜗牛和鼻涕虫的课。一开始,我让小朋友们自由谈论,他们中一部分坚定地认为它是蜗牛,而另一部分则坚持觉得它是鼻涕虫。随后,我让他们按小组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都讨论得十分热烈,孩子们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和猜测。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各自阐述他们小组得出的观点。有的小组详细描述了他们认为是蜗牛或鼻涕虫的理由,从外观到可能的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的小组还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察发现和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展现出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整个课堂都充满了活力与求知的氛围

00:31
00:26

小朋友们清楚地了解到,鼻涕虫在每行进一段路时就会分泌出一些粘液,并且这些粘液是带有毒性的。不过幸运的是,这种毒性对人类并无伤害,然而它却可以用这些粘液将一些害虫小动物毒死,随后这些被毒死的小动物就会成为它的食物来源。同时,小朋友们也知道了鼻涕虫是没有壳的,这与蜗牛有着显著的区别。同时也知道了今天遇见就是我们的鼻涕虫……

小朋友们还了解到一个关于小鼻涕虫的绘本故事。故事里的小鼻涕虫很自卑,觉得自己长得很丑,还总是嫌弃自己身上那些黏糊糊的东西。这时,我向小朋友们发出提问:“谁能帮帮我们的鼻涕虫啊?”有小朋友立刻鼓励它说:“鼻涕虫,你不是很丑呀,你的粘液是有用的。”还有的小朋友说:“鼻涕虫,你长得很帅呢,你的粘液可以毒死一些害虫,还能成为你的食物,你是最棒的!”老师连忙回应道:“谢谢小朋友们。”这时,鼻涕虫终于知道了自己其实是很有用的,也并不是很丑。老师接着说:“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们非常开心,纷纷对小鼻涕虫说:“不用谢,再见鼻涕虫。”整个课堂氛围充满了温暖和欢乐,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鼓励他人。

00:41

课堂上老师详细为小朋友介绍蜗牛:蜗牛有螺旋状如小城堡般的壳保护柔软身体,其身体分头、嘴、触角,等部分,头上有两个像小天线的触角能感知环境。老师还讲了蜗牛喜欢吃蔬菜、水果和嫩叶子,强调蜗牛虽小却有独特魅力。还给小朋友讲一些长见的蜗牛,小朋友们听得认真,对蜗牛充满好奇和惊叹,纷纷讨论自己见过的蜗牛。

小朋友们开始模仿蜗牛爬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都显得特别兴奋,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地纷纷投入到模仿当中。

00:09
00:06

通过这堂关于蜗牛和鼻涕虫的课程,孩子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他们在自由谈论和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大胆表达,不仅对蜗牛和鼻涕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明白了它们的外观、行为特点等方面的区别,还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孩子们提出的各种有趣观点、观察发现和疑问,也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阅读 18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