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南省关于组织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专题(2024年)》的通知要求,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全员、全过程应用试点培训。培训前卢李花组长强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的重要性,只有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才能切实将新课标的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各环节。按照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要求,海口琼山府城中学教师于5月20日—6月18日参加八个专题的线上培训。
时间:2024年5月20日上午
学习对象:地理学科全体教室
学习地点:综合楼二楼会议室
学习内容:专题一:学科关键概念解读或学科教学实施建议。
2024年5月20日府城中学地理组展开专题一:学科关键概念解读或学科教学实施建议培训活动。地理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为起点,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聚焦重要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素材,优化、丰富学习活动。教师既要保持板书、板图等传统地理教学手段的优点,又要融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设计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活动过程,努力形成教学特色,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成长环境。
时间:2024年5月22日上午
学习对象:地理学科全体教师
学习地点: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
学习内容:专题二:如何设计撰写与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
2024年5月22日府城中学地理组展开专题二:如何设计撰写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的培训活动。义务教育地理新课标发布后,亟待明确核心素养的表现。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确立,使教师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
时间:2024年5月29日上午
学习对象:地理学科全体教师
学习地点: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
学习内容:专题三:如何引导学生“做中学”
2024年 5月29日府城中学地理组展开专题三:如何引导学生做学生的培训活动。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叠代下,传统以课本授课已经弱势开始显现,未来教育观就是从前沿出发,帮助学生应对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注重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主要指通过整体教学、融合授课,促进学生掌握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思维及能力,能够利用所学解决真实问题。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年5月30日上午
学习对象:地理学科全体教师
学习地点: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
学习内容:专题四: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2024年 5月30日府城中学地理组展开专题四: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培训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本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之举。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这在绝大多数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所体现。相对于传统上比较广义的跨学科学习,基于课程标准,如何理解和定位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内涵特征?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有哪些具体类型?如何基于标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这些困惑是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过程中亟待回应的问题。在培训过程中地理组对以上问题做出了充分的讨论。
时间:2024年5月30日上午
学习对象:地理学科全体教师
学习地点: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
学习内容:专题五:如何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作业
2024年 5月30日府城中学地理组展开专题五:如何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作业的培训活动。通过讨论老师们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老师们一致认为:新课改使核心素养成了课程的核心目标。核心素养不是“教得”的,而是“习得”的,它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需要不断地感悟和内化。而作业正是“习”的载体,是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教学信息内化并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学习活动,也是反馈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必要手段。因此基于作业的功能定位,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作业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崭新课题。
时间:2024年6月5日上午
学习对象:地理学科全体教师
学习地点: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
学习内容:专题六:如何依据课标使用现行教材(资源)组织教学
2024年 6月5日府城中学地理组展开专题六:如何设计撰写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的培训活动。针对这个主题我们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2022版新课标已经颁布实施,而新的配套教材正在编写中,在这样一个过渡(新课标、老教材)阶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2.尝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整合教材内容,开展大单元教学是大的趋势,教师要打破原来的章节教学模式,制定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开展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3.挖掘身边的、家乡的地理课程资源,通过观察、调查、研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活动,拓展书本以外的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补齐地理教学上的短板。
时间:2024年6月13日上午
学习对象:地理学科全体教师
学习地点: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
学习内容:专题七:如何命制考核核心素养的试题
2024年 6月13日府城中学地理组展开专题七:如何命制考核核心素养的试题的培训活动。教师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在当前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重点。地理核心素养考查将成为中学地理试题命制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从“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考察为目的,地理试题的命制,往往基于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各种外在表现,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借助相对复杂的“现实情境”,向学生呈现地理空间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区域经济发展等信息,最终确定以“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素养立意为考察目的核心考点.
时间:2024年6月13日上午
学习对象:地理学科全体教师
学习地点: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
学习内容:专题八:如何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教研活动
2024年 6月13日府城中学地理组展开专题八:如何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教研活动的培训活动。老师们围绕着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地实施,需要加强校本研修,使新课标真正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如何围绕新课标,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整合教学资源。破解教师们的核心素养落地,如何使新理念转化到课堂实践等问题做出了讨论。
此次新课标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老师们在学、思、悟中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让新课标理念、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每一节课堂,为党和国家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老师们必将踔厉奋发,为府城中学教育赋新能!
图文:刘小芳
初审:卢李花
复审:覃宇农
终审:王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