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筹规划教研工作
1.根据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教研工作职责,明确教研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基础上,做好本地本校中长期教研工作规划、年度教研工作计划
2.健全上下联动、区域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教研资源,加强片区合作,因地制宜开展教研工作。省级教研部门每年召开1次全省教研工作会议、2次片区教研工作会议。
二、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3.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发挥学科整体育人功能,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建设学科教研基地和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指导学校从实际出发,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教研员每年提交1篇基地学校或改革试点的典型案例或经验材料。
4.研究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相关培训,指导学校和教师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研究各种版本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教材选用提出建议。做好教材使用的培训与指导,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学期、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各级教研员每年在全省或市县(区)范围内作此类专题讲座不少于2次。
5.抓好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学校和教师及时提供最新课程资源和研究成果。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重视资源整合、管理和应用,教研机构要建有教研网站,教研员要建有本学科教研网页(教研网站的学科频道),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二、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6.针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开展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研究。教研员聚焦区域或学校在教书育人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每年确定主题组织专项研究、开展改革实验,推广优秀成果,指导学校和教师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每年撰写不少于2篇调研报告或教育教学论文,在相应级别(省级或市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作会议交流。
7.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信、文明朴实"特色印记。参与编写、修订地方课程教材或专题教育教材,指导学校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的资源开发和组织实施。指导教师依法科学实施三级课程,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和劳动素养。
8.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新兴技术为支撑,组织教师开展“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应用实践,提升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和学生在线学习效能。
三、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9.研究学生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提出工作意见,指导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研员坚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前沿理论,主动为教师解决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专业支
10.因地制宜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指导学校和教师加强校本教研,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推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各学科紧密依靠学科中心组和基地校,定期组织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活动,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实效。教研员到学校讲授示范课、公开课,每学期省级教研员不少于2次,市县(区)教研员不少于4次;组织研究课、开展听评课和说课活动,每学期省级教研员不少于20节,市县(区)教研员不少于30节。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每两年举办1次课堂教学展示交流,引领教学改革,积累典型案例。鼓励和指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每年组织1次综合类教育论文评比,两年组织1次学科教学论文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