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福建商会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邯郸福建商会党支部开展迎七一学习“狼牙山五勇士”精神党日活动

创建于06-16 阅读3204

2024年6月15日

      "狼牙山五勇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的八路军某部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位英雄。他们在战斗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敌人,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勇士"。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6月15日,邯郸福建商会党支部开展迎七一学习“狼牙山五勇士”精神党日活动。我支部书记陈世钢,副书记黄树林,支部委员周青山、陈明瑞、王锦周、颜巧斌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18人,赴狼牙山红色教育基地,重温红色经典,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基因教育活动。

      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走向狼牙山,感受其当年在敌人的追捕中,为保护队伍和大家的安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

      当我们登上狼牙山顶峰,瞻仰了五勇士纪念塔,亲临五勇士跳崖处,亲身感受到五勇士在弹尽粮绝,眼看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的英雄事迹,那段永载史册、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更是展现出持久的斗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给我们树立了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模范作用。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和残暴,选择了勇敢地抵抗并维护民族尊严。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他们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是把责任放在第一位,服从组织安排,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他们的忠诚和责任感提醒着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来到狼牙山脚下山道入口处,一面巨幅党旗飘展,一尊高大的五勇士塑像岿然屹立。在狼牙山五勇士雕塑前,我们庄严肃立,怀着肃穆的心情,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一句句铿锵有力地誓言彰显了我们对党的坚定信念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6月15日下午,我支部书记陈世钢,执行会长兼党支部副书记黄树林,监事长兼宣传委员周青山,执行会长兼组织委员陈明瑞,信息资源部部长兼学习委员王锦周,副会长兼保密委员颜巧斌,常务副会长叶尚,副会长陈明山、钟亮、染世林、柳彬法,会员代表王永杰一行到保定市福建商会进行考察交流。

     保定市福建商会是保定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星火”党建示范点,红色社会组织”示范单位,“保定市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5A级社会组织,全国“四好”商会。

      保定市福建商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王自锋,执行常务会长丘荣汀,常务副会长兼妇联主席徐丽,执行秘书长林益强,副会长黄清禄、黄常鹏,会员代表陈庆锋陪同领导一行参观了商会场地,随后,在党员活动室与保定福建商会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上,我会党支部书记陈世钢就参会人员及支部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保定市福建商会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双方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上,保定市福建商会党支部书记王自锋对我会党支部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就商会党建引领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希望双方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互学互鉴,开启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2024年6月16日

      6月16日上午,我支部在书记陈世钢的带领下共同探访中国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府衙——保定直隶总督署。

      保定直隶总督署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为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清雍正八年(1730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

      清初所设置的直隶省,至光绪年间,其辖区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明代临时性的军事官职“总督”,逐渐成为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署在清代自雍正至宣统8帝187年的历史中,历任总督74人99任次。

      直隶总督府见证了中国由封建到近代的变革和动荡,也留存了旧时代的印记。如今它不仅是保定最著名的景点,也是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窗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我们来到冉庄,探索河北省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地道战遗址的建筑智慧。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 中共 冀中区委和 冀中军区 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又能转移。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 ,做到五防即防破坏,防封锁,防水灌,防毒气,防火烧。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冉庄的地道也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 孙庄 、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地道一般宽2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 指路牌 、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

      冉庄地道不仅是在军事建筑上的创举,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勇气的象征。它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保护了村民的安全,更是一种特殊环境下民间智慧的体现,是人类抵抗侵略、争取自由与和平的光辉篇章,更是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顽强精神。

      通过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冉庄人民的伟大,河北人民的伟大,中华人民的伟大!不仅显示了中华人民的坚强勇敢,更加显示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活动具有教育意义,我们将铭记历史,传承优良传统,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阅读 32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