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12日,端午假期刚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由袁连花老师主持的第43组专家型班主任工作室第十九次会议如期在线上召开。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感恩序列主题班会说课、感恩主题班会评课。
王瑾老师的带来主题为“父爱的足迹”的班会。环节一是“守护蛋仔”游戏,通过不同的组合合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艰难。班会环节二是“父爱的脚步”,通过穿过障碍物的游戏,学生分别体验“父亲”和“孩子”的不同角色。环节三是“我和我的父辈”,学生上台分享自己与父亲的故事或回忆,并录制视频;这个环节王瑾老师提前给学生做好问卷调查,让学生感知父亲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及付出;最后,当堂完成一封给父亲的书信,并在课后将感恩信和视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分享。
老师们听后也感慨万千。首先,袁老师进行评课。袁老师认为,“守护蛋仔”的游戏,措施和目的都非常明确。“父爱的脚步”这个游戏,再一次以活动激活班会,学生在父子如何沟通方面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环节三提前做了问卷调查,学生明确了父亲的责任,在讲我和父亲的故事时就会更加有利于烘托这一部分。最后关于写家书这个活动,纸短情长。所以,学生也可以通过除了信件以外的表达形式抒发感情,并且优秀的书信可以全文在班里展示。
李莉老师认为,学生在教室内的情感表达充足,关键是班会结束后在学生与父亲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会更重要。
成露老师补充到,这些活动的时长是否能在课内有限的时间完成。所以,有些活动最好在课前设置完成。另外,成老师设想,可不可以进行一个“孵化蛋仔”工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
另外,刘星岑老师认为可以在前两个游戏之间加入一些衔接,比如先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责任,会更加流畅自然。
崔万里老师也有一个奇思妙想,加入一个学生喝可乐的环节,让学生来体验父亲在喝酒时的各种心境。
徐睿哲老师的班会主题为“为什么要感恩父母”。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首先通过感恩视频和演讲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展示学生的家庭照片让学生回忆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温馨瞬间,最后通过感恩书信的书写和展示来让学生和家长找到共鸣点。过程看似简单一些,但却需要时间倾情表达。
徐老师的班会课真情实意,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共鸣。袁老师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徐老师设计的展示和父母的这个环节很好,能激起同学们的共鸣。如果每位同学能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会更有渲染力。在感恩演讲这个环节,家庭特殊的父母要谨慎邀请。做好学生家庭背景的调查,以免伤害到某些特殊学生的情感。不一定要全部家长来参加,选择家庭氛围比较好的家长,这样更有利于给学生带来温暖。
最后一个进行班会说课的是崔万里老师。崔老师的班会主题是《父爱如山》。首先是一段你才艺展示:吉他弹唱《父亲》。这个环节,崔老师提前调查了同学们的特长,会弹吉他的同学一展身手。第二个环节,提出了一个问题:说一说你父亲的优点和爱好,他教会你什么技能?同学们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下一步让同学们找出与其父亲有相同爱好的同学或老师,增进彼此的了解。这个环节完毕之后,会播放一段父子或父女同框的视频,里面伴随父亲送来的祝福。让人惊喜的是,接下来看到的视频是妈妈们送来的她们眼中的父亲。通过这一环节,同学们又从另一角度了解了自己的父亲。最后,同学们共同演唱《父亲》,将把对父亲的情感推向高潮。
袁老师第一个给出了她的想法。第三个环节找出与父亲相同爱好的同学或老师,是否会得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彼此成长的环境并不一样。妈妈眼中的父亲这个环节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是不是可以设置一个环节,父子或父女对话沟通,简述彼此的心声。我非常赞叹袁老师的这一想法,这样会让沟通更加直接和坦诚,增进彼此的了解。
李莉老师对崔老师提前了解同学们的特长爱好,并且能在正确的场合发挥作用表示佩服,同时在场其他老师也表示赞同。
王瑾老师认为说出父亲优点这一环节可以提前进行,效果会更好。
王倩老师提出了新的想法,第一,可以设计一个“我的父亲是大英雄”擂台比赛,激起同学们对父亲的自豪感。第二,可以播放很多人眼中的父亲视频,让同学们全方位地了解父亲。第三,可以设计一个环节,展示父爱和母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同学们会更加深入理解父爱的伟大。王老师的三个建议非常精彩,老师们一致给出高度赞赏。
老师们的精心设计和精彩点评让在场所有老师如沐春风,如获至宝,惊喜连连。班主任工作需要细心用心恒心,只有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善于发现,抓住教育契机,才能实现有生命力的教育。在这条道路上,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就能突破重围,实现目标。每一次的坚持,不但是对工作的挑战,也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