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 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个体心理体验的 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基本情绪有四种,分别是喜、怒、哀、惧。李海务中心幼儿园教师们通过如何看待幼儿情绪问题开展教研活动。
1.控制自身情绪,避免情绪传染。 在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做的就是先控制住自己的脾气,防止彼此间的情绪传染,造成恶性循环。
2.尝试理解、接纳情绪。 家长要明确一点,情绪本身是没有对错的,错误的是处理情绪的方式方法。在孩子出现情绪时,家长要做的就是接纳他的情绪,尝试理解孩子当下的感受。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将情绪爆发的原因讲给家长听。
3.觉察情绪、理清原因。 可以用言语表达出孩子当下的情绪状态,让孩子觉察到自身情绪,如“你现在情绪这么激动,呼吸如此急促,肯定很生气吧”。接着,以开放式提问的方法,询问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如“是什么导致你如此生气呢。”找到原因,才能正确引导
充分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和各方面能力,不要对孩子做过高的要求。家长尤其是小龄孩子的家长,充分学习儿童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过程,对孩子的发育规律和自己孩子发育状况有正确认识。如果我们的要求超过他能力范围,那么容易引发情绪问题。孩子勺子还不会拿就强调让他练习写字,这就不恰当了。
学会转移。我们都知道在处理情绪问题的时候,转移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如何转移,是否能成功转移,直接影响我们情绪处理的效果。有家长说,哎呀,我孩子不听啊,我转移不了。转移不了不外乎两点,第一孩子无法理解你转移的内容,第二孩子对你的转移点没有兴趣。我们要了解孩子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孩子了解的东西越多,能影响他的方面就越广,越容易转移。孩子关注点越多,他的兴趣点就越多,这个要在平时训练中积累。2岁以后的孩子不建议使用食物作为转移物,因为食物将有可能被当做奖励,成为不好情绪的强化物,以后发脾气都能有吃的。越小的孩子,奖励的选择可以越低级,说白了就是跟满足生理需求有关的。
主动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会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面对,因为他善于主动思考,想不到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因为鞋子不见了发脾气,如果他知道发脾气不能得到鞋子,而鞋子不见可以找,知道到什么地方找是可以找到的,那么他在遇到鞋子不见就不会再发脾气了。我们要训练他鞋子不见了如何做,袜子衣服不见也知道如何做,继而泛化到书不见了,在学校书不见了怎么做。家长长期放手练习,才能促进他主动思考。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如何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教师们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