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生于19世纪末叶,他们都生在贫寒之家,他们都热衷于平民教育,他们的出生时间相距不过三年,因了抗日战争的风云际会,他们在巴渝大地上交集,并且各自留下一段不朽的传奇。
从晏阳初说起。他祖籍四川巴中,1890年出生,早年入读阆中和成都的教会学校,后考入香港圣保罗书院(港大前身),再入美国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学,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专攻历史学,手执耶鲁学士、普林斯顿硕士双文凭,即使是在美国,在那个时代也等于是捧上了金饭碗。
但他有感于当时中国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义无反顾放弃了在美的锦绣前程,返回国内致力于平民教育,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担任总干事,试图通过举办平民学校对农民进行扫盲,再对民众进行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的“世界新民”。他在考察了19个省的平民教育状况后,根据民情国势主编了《平民千字课/文》刊行后作为平民教育的普及教材。
上世纪20-30年代,他在河北定县开展乡村教育实验,指导学生免疫接种,训练护士学习接生,培养服务乡村的“赤脚医生”,为当地引入优良棉花和蛋鸡品种(来杭鸡),因为参与实验的成员大都是留学归来的硕士、博士,“博士下乡”一时成为当地乡民口中的美谈。定县的乡村教育实践得到国民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决定将定县经验向全国推广,在各省划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抗战爆发前,已先后成立了湖南衡山实验县、四川新都实验县和华西试验区(重庆壁山)等乡村教育实验区。并设立了由晏阳初担任院长的乡村建设育才院。
抗战军兴,国府南迁,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亦南迁重庆,乡村建设育才院跟随晏阳初来到重庆、落脚在北碚歇马,并从最初学制两年、仅有乡村教育和农业专修两个专业的专科学校发展成拥有乡村教育、农学、社会学、农田水利四个系,学制四年的独立学院,学院也更名为乡村建设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为农村培养专门建设人才的高等学府。
尽管抗日烽火蔓延,那个时期仍是中国乡村改造和平民教育的鼎盛时期,那时的北碚,高朋满座、贤者云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界别的社会贤达、名人大家济济一堂,群星闪耀、盛极一时,何其灿烂、何其辉煌!
抗战结束,江山易主,晏阳初的眼光转向更广大的舞台,他先后在东南亚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推广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他在马尼拉创建的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为全世界近50个国家培养了数千名乡村建设领袖人才。他在美国创立了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并担任主席,将他的“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的理念推向世界,他以自己的思想与行动改变了上亿贫苦民众的命运。
国际东西方协会称晏阳初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和世界公民,并赞扬他在世界黑暗之处点燃了一盏明灯,说他准备了一套不但为中国,而且为世界任何地方平民改善生活的有效方法。前后两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和乔治·赫伯特·布什曾亲自为他祝寿。他曾两获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亲授该国金心勋章,危地马拉总统亲授该国国鸟勋章,罗纳得·里根总统亲授杜绝饥饿终身成就奖,他还获得美国艾森豪维尔和平奖章,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1990年1月17日,晏阳初病逝于纽约,享年100岁。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成就斐然,荣誉等身,由于新政府建政后他拒绝效力、远走海外,他的事迹在国内鲜被提起,纪念地也不多:在生他养他的老家巴中,他的故居现被辟为晏阳初博物馆;除了定县旧居之外,还有就是北碚人民没有忘记他,曾经的乡村建设学院旧址,现在已作为晏阳初纪念馆永久保存下来,供人瞻仰。
谨以《浣溪沙》一阕,致敬晏阳初先生:
博士下乡定县奇,
千字课本正相宜,
乡邦佑启在川西。
利在当今泽后世,
名留海外大音稀,
新民世界究可期。
陶行知,祖籍浙江绍兴,1891年出生在安徽歙县,晚生晏阳初一年。早年考入教会兴办的歙县崇一学堂和杭州广济医学堂,再转入金陵大学,后入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市政,再转投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获博士学位。返国后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国立东南大学就职,先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后加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继而发起成立中华教育学会,毕其一生致力于乡村改造和平民教育。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他的一生中曾两次改名,在金陵大学求学期间因为受到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改名为陶知行;后来从实践中总结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后改名陶行知,且终生以此自勉。
他首先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并于1927年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了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和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1932年,他又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同时倡行“小先生”运动,让学有初成的学生们走入民间,边学边干,在干中学。
战事吃紧,华北沦陷,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合川草街古圣寺创办育才学校,以延收因战争导致家庭破碎、流离失所的难童为主,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1946年1月, 陶行知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自任校长,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的幸福”,戮力推行民主教育。
陶行知认为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所以他主张“到民间去、到农村去”,还曾立下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开设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的宏愿。只可惜天不假年,未得实现。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提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要求学生返躬自省,要每天四问自己:一问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道德有没有进步?
1946年陶行知曾为《联合晚报》写下一首小诗—“读好报”:一、什么是好报?比一比、就知道,说话公道、新闻可靠;二、什么是好报?拥护老百姓做主人,不为达官贵人跑龙套;三、什么是好报?买报看报要自由,鼻子不让别人牵着跑。这浅白通俗的小诗,在80年后的今天读起来现实意义并不逊于当年。
在写下这首小诗后不久,陶行知致力于乡村改造、平民教育的一生也定格在了1946年。所幸他没有看到政权更迭那一天,更因为他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家国情怀,始终把自己的平民教育事业置于抗日救国民主运动的大纛下,虽然一生短暂,但新政权建立后一直荣誉有加,不吝褒谥和宣传,所过之处,不乏先生的纪念馆和展览馆。
仍以《浣溪沙》一阕,致敬陶行知先生:
燕子矶边幼稚园,
晓庄师范谱新篇,
先生小小下乡间。
社会大学迎大众,
育才学校难童延,
平民教育史无前。
卢作孚,1893年出生在四川省合川县,家境贫寒,自学成材,先后做过中学教师、报纸编辑,青年时就盟志教育救国并为之奋斗;他以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实践,并提出学校不是培育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培育社会,与晏阳初、梁漱溟并列民国乡村建设三杰;只是由于他在川江航运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他组织的中国版敦刻尔克的巨大影响,使得他在实业救国上给我们留下的印记更为深刻。
卢作孚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以民生轮起步,开辟重庆-合川航线,1929年公司新增民用、民望两轮,新辟重庆—涪陵航线;为了抵制外国轮船公司对长江航运的垄断,卢作孚发起了化零为整运动,先后将不同公司旗下十多艘轮船整合进入民生公司,终于陆续统一了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轮船公司退出了长江上游的营运。使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抗战前夕民生公司已经拥有大小艘轮船46艘、总吨位上万吨,员工近4000人,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航运企业。
1927年,卢作孚到北碚出任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峡防团务局局长,在任上对峡区进行乡村改造建设实验,由他主导,陆续在北碚建成北川铁路、天府煤矿、三峡织布厂等地方企业,同期建成的还有中国西部科学院(现自然博物馆)、中国西部博物馆(现自然博物馆)、峡区地方医院(现北碚九院)、兼善中学、北碚体育场和北温泉公园等。
1938年秋,武汉失守后大量后撤重庆的迁川人员和工厂物资屯集宜昌,不断遭到日机轰炸。卢作孚集中民生公司全部船只和员工,亲自坐镇宜昌指挥撤退,不顾日机狂轰滥炸,昼夜兼程40天,终于抢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运走。在这次被誉为中国版敦刻尔克的惊心动魄大撤退运输中,民生公司16艘船只被炸沉,69艘船被炸伤,117名员工牺牲,76名员工伤残,共计运输了150余万人、100万余吨物资入川;抗战期间,经民生公司轮船运送出川的军队共计270余万人,武器弹药30多万吨,卢作孚和民生公司为保存当时中国的经济实体和教育文脉、支援前线抗战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难以文表。
1949年广州解放,卢作孚寓居香港。台湾方面数度游说他去台,均遭婉言相拒,他割舍不下他的民生公司,也对新政权报有期待。经过新政府多方努力,卢作孚于6月中旬回到北京,民生公司滞留在港的二十余艘江海轮及价值二千余万美元的物质也全部随卢返回大陆。卢作孚回来后继续担任公私合营后的民生公司总经理,并被委任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2年,政府发起“三反”、“五反”运动,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卢作孚身边的助手和同仁接二连三被清洗和消失,他带在身边、对其关怀备至的工作人员检举揭发他贪墨公司财物,一时公司盛传卢作孚就是公司最大的贪污犯和不法资本家;一身清贫、廉洁奉公,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民生公司的卢作孚不堪凌辱,在重庆家中服用过量安眠药自尽。 撒手他辛苦备尝、艰难创成的民生公司,死别这片生他养他、他念兹在兹的故乡土地,时年59岁。
卢作孚曾于1939年因军事运输贡献突出获国民政府授予三等采玉勋章,1944年因办理军运功绩卓著获国民政府授予二等卿云勋章,1945年因在抗战期间的重要贡献获国民政府授予胜利勋章。他的一生,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均卓有成就。到进入新中国前,民生公司已拥有客货轮船140多艘,旗下独资或合资公司70多个,开辟了港澳和东南亚航线,旗下业务涉及能源、机械、建筑、贸易等多个领域。蒋介石称“作孚兄”是真正的民族英雄,黄炎培说他是富有理想又勇于实行的最爱国的人,梁漱溟赞卢作孚“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可比于古之贤哲”,晏阳初称“作孚兄”是位让人高山仰止的完人。可叹他寿诞长过陶行知,眼光却不及晏阳初,在命运转折的关头,棋失一着,不仅自己英年早逝,令人扼腕,更累及家人其后30余年的坎坷生涯。
仍以《浣溪沙》一阕,致敬卢作孚先生:
兼善中学始发端,
北川铁路克千难,
天府煤矿物华宽。
实业救国终不渝,
民族危难挽狂澜,
先生神话永流传。
听说今天是父亲节,谨以此篇纪念我们的父辈,纪念他们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那些人们,纪念他们充满传奇的人生和令人唏嘘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