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幼小衔接的内容及家长必做的事情》
2、 认知和能力发展差异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需要开始适应更为正式的学习生活。然而,他们的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幼儿可能无法跟上小学的学习进度,导致学习困难。这主要体现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符号学习(文字、拼音、数字等)的掌握上。
3、 教育方式的转变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幼儿园注重游戏化教学,强调幼儿的参与和体验;而小学则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构建。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可能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后感到不适应。
“衔接”的内容是什么?
1、学术知识的准备
孩子需要掌握拼音、识字、写字、简单的阅读和写句子等技能。数学方面,孩子需要理解数的基本概念、加减法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等。
2、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校环境,理解并遵守新的规章制度,还需要学习如何与新同学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社交能力。
3、生活技能的学习
孩子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系鞋带、安全知识、紧急处理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自己。
4、体能训练
通过跳绳、拍球、跑步等体育锻炼活动,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让他们有更好的体力和精力去应对学校生活。
5、艺术素养的培育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6、道德品质的教育这包括尊重师长、友爱同学、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幼小衔接的内容还包括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准备。孩子需要理解并接受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识,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他们还需要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衔接”的方法是什么?
1、心理衔接
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让幼儿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组织已经毕业的孩子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
2、 能力衔接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这包括适应小学的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以及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语言教学中,应组织幼儿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听、看、讲述,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语言、词汇,了解作品,并通过看图讲述、情景表演、故事会等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如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等,这些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通过每天两小时的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
3、习惯衔接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看书、做事认真、集中精力等。例如,可以组织全班幼儿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中看书、画画,每次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的任务,并在幼儿适应后逐渐加长时间。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自己整理书包、文具,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等。
4、家校合作
家长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参与者。幼儿园和小学可以组织家长会议或座谈会,介绍小学教育的相关情况,提供教育指导,帮助家长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与家长共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幼小衔接。总之,幼小衔接的“衔接”方法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小学三方共同努力,从心理、能力、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家长需要做的25件事是什么?
1:了解孩子特点,并到学校了解学校、教师的要求。
2:给孩子提供一间独立活动的场所。3:给孩子准备一年级儿童适用的桌椅。
4:给孩子准备好闹钟、纸、铅笔、蜡笔、小剪刀等。
5:给孩子买好书包。
6: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表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一份作息计划。如:晚饭后家长坚持看书报,要求孩子也看自己喜欢的书等。
7:教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知道一个月有多少天,一个星期有多少天,星期的顺序是怎样排列的,知道前后左右、春夏秋冬等。
8: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尽量保证每天有30分钟带着孩子户外锻炼的时间。
9:每天为孩子大声朗读,鼓励孩子收听广播,听录音儿歌、故事等;鼓励孩子复述故事或背诵儿歌。
10:让孩子接触图书、报纸、刊物。
11:针对孩子的薄弱环节或兴趣爱好购置图书;图书不仅要买,而且要利用,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讨论;要培养孩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12:在入学前让孩子认识和会写少数几个汉字,比如自己的名字。认字和写字不是学龄前孩子的任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很自然地接触到一些汉字,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识一些最常用的汉字,这样做旨在让孩子在正规学汉字以前有一个适应的准备。
13:小学的算术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知识在小学还要学,因此,没有必要多学算术。
14:拼音可以不教,可以听些拼音的磁带。
15:为了让孩子获得一定的书写准备,可以帮助孩子通过观察、辨认识蕴含拼音字母、数字及汉字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特征的各种图形;学习在四线格、田字格中摆放(或画)这些图形,了解有关的书写知识。
16:不要在孩子学习时打扰他,给他送东西吃、逗他玩等;要求孩子学习时聚精会神,发现有边学习边看电视的现象应予制止。
17:要培养孩子学会请求别人帮助、懂得竞争等。
18:增加孩子独立活动的时间。如让孩子自己到家的周围找小朋友玩,到家周围的小店去买些日用品,偶尔让孩子自己在家中呆一两个小时。
19:增加需要控制意志力的活动。
20:同孩子一起搞一、两次小制作,尽量做完、做好,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21:带领孩子上街,有意识地坚持走人行道、斑马线,坚持靠右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22: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认真倾听和说话。家长自己首先应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并以之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发现孩子的所知和不知,明白孩子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让孩子感到家长对他的感受和思想的重视。
努力做到每天与孩子有沟通,哪怕15分钟也好。
23:让孩子具有良好的仪态仪表,学会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地回答问题,一般不要拒绝回答别人的问题。
24:该让孩子做的事情坚持让孩子独立完成,切忌包办。
25:控制孩子看电视。电视是孩子身边仅次于家长的最具影响力的老师。好的电视节目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促进学习,坏的节目或过长时间观看则适得其反,甚至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