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中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饮食习惯日益受到挑战,尤其是小学生阶段,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均衡的营养摄入对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搭配才是合乎营养标准的“营养午餐”,还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认识。
本次活动以学生体重达标情况及日常饮食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设计出一份自己喜爱且膳食均衡的“营养午餐”方案。 整个活动设计需要学生通过调查、学习、讨论等活动,了解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及营养午餐背后的营养标准,通过配、算、比,设计营养午餐方案。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计算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次主题活动,围绕认识营养知识、设计营养食谱、展示成果这三方面进行设计,加深学生对营养知识的认识,提高健康生活意识,促进科学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5e9014491b9454ea479b3230735adbc.png)
活动实施过程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181c9aac6246f38190212290b7427b.png)
一、认识营养知识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2be702768e14dcb87576a68ea116ed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9899f3f46d4236b1b419feceea1724.png)
1.调查了解
以10岁学生标准体重为准,判断全班学生肥胖、瘦弱的人数。由体重问题引发思考,探究原因,引出均衡的营养摄入对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的话题。
通过跨学科合作,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以往的营养知识,结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饮食与营养》中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及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体每日营养需求。
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搜索,对食物的营养成分(热量、脂肪、蛋白质等)进行统计分析。
走进食堂,调查食堂一周午餐食谱,与食堂工作人员对话,了解学校午餐的基本营养搭配标准。
2.交流整理
把前期的调查了解,全班交流。分享自己对营养午餐的经验性认知和调查获得的新知识,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全班交流,了解学生对营养知识的调查情况,把握学生的现实情况,为之后明确研究问题、确定营养标准、设计营养午餐搭配方案做准备。
二、设计营养午餐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2be702768e14dcb87576a68ea116ed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9899f3f46d4236b1b419feceea1724.png)
1.课堂探究任务:
如何设计学校一日营养午餐。
2.教学环节:
交流对营养午餐的认识→明确研究问题→确定营养标准→设计营养午餐搭配方案→统计最喜欢的搭配方案。
主要完成下面几项任务:
基于学校食堂菜品情况,结合食物和营养专家的建议,明确研究的真实问题——设计营养午餐搭配方案。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量化的营养标准和菜品中的营养含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思维能力。从“好吃”到“营养”,学生初步感知营养搭配、明确营养标准和各个菜肴的营养含量,自然过度接下来的探究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从“热量”和“脂肪”两个量化的营养标准入手,进行营养午餐食谱的选择和判断。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运算、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设计、搭配营养午餐。同时在学生分享作品时,进行分层导学,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促进学生更好、更快进行选择与判断,从而发展数感、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意识。
统计全班最喜欢的3种搭配方案,现场汇总统计表,生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生成过程,感受数据的变化,根据生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思考与表达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类比思考“全校同学最喜欢的搭配方案”,有助于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成果展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2be702768e14dcb87576a68ea116ed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9899f3f46d4236b1b419feceea1724.png)
课后实践活动:
设计家庭营养午餐、设计特殊人群营养午餐。
根据营养标准设计营养午餐,由10岁儿童的标准延伸到成人的营养标准,由为自己设计营养午餐到为家人设计营养午餐,还可以根据一些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为特殊人群设计营养午餐,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厨艺展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2be702768e14dcb87576a68ea116ed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99899f3f46d4236b1b419feceea1724.png)
结合劳动教育,学生利用周末为家人制作一顿营养午餐,烹饪过程中,在符合营养标准的前提下,不断优化食材搭配,控制成本。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父母为我们准备一日三餐的辛苦,并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5e9014491b9454ea479b3230735adbc.png)
结语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181c9aac6246f38190212290b7427b.png)
《营养午餐》跨学科主题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内涵: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既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利用数据让学生理解荤素搭配的真正含义,对营养午餐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5e9014491b9454ea479b3230735adb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