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热情洋溢在每一个角落,绿意盎然的树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6月13日上午,邾城六小中年段语文学科组教学研讨活动在录课室如期举行,为这个季节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演绎·精彩课堂
活动中,四年级的吴珊老师执教了《囊萤夜读》。吴老师授课认真、细致,对于重点知识的讲解十分清晰易懂,还特别注意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研讨·集体提升
课后,吴老师给我们分析了教材,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备课思路。《囊萤夜读》是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篇,讲的是晋朝人车胤因家贫而囊萤夜读,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的故事。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勤奋学习,这样日后必有所成就。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老师学习的地方,是智慧碰撞的摇篮。活动进入评课环节,观课教师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大家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各有收获。
管蓓老师说:“本课的两则文言文写的都是古人勤学的故事,有共通之处,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教学时,吴老师首先总结回顾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在教学时教师也在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已知方式理解字词,学习新课。虽然教学时突发停电事故,但教师也能迅速调整教学模式,在没有多媒体课件的情况下,将教学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和感受人物品质上。总体来说,这节课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在新课标提出了大单元教学后,我觉得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接受挑战,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更重视单元的整体融合。”
刘慧红老师说:“吴珊老师对教材研究透彻,能准确地把握《囊萤夜读》这篇文言文的核心价值和教育意义,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字面意思,还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勤奋好学和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积极精神。”
余俊杰老师点评道:“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充分引导学生练习朗读非常重要;其次,要学好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词语和句子是关键。”
陈军喜老师说:“对于这篇文本解读,我认为应该分三个层次:一是语言层次,二是意义层次,三是印象层次。首先语言层次,就是要读通,读准。吴老师在授课时,“以夜继日焉”中的语气词“焉”字没有读出来,读的时间稍长,要读出古人摇头晃脑的感觉。其次意义层次,吴老师讲得不够深,停留在文本意思,解读这篇文言文需要深层次的体会几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像‘囊萤夜读’是‘恭勤不倦’的表现,也是‘博学多通’的原因。因为他刻苦学习,所以才会‘囊萤夜读’,于是得到了‘博学多通’的结果,这个层次关系如果能讲出来效果更好。最后是印象层次,车胤,作为本文的主人公,我们要强调他的品质。吴老师在授课时只引导了学生读和回忆学习环境,没有讲出文章的主旨。”
此次研讨会的结尾,语文教研组余亚莉组长做活动总结,她根据教材目标定位,结合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谈到几点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念好“读”字诀,体悟文言语感。朗读应该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义。二、紧扣关键字,感受文言妙趣。小学文言文主要有“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讲述故事”“结合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学习方法。教学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在理解词句意思方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找准切入点,渗透文化意蕴。从教学实践来看,找准关键的切入点,适当地引入资料进行拓展阅读,是有效进行文化渗透、让文化留痕的重要方法。四、想象补白,讲好文言故事。总之,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既要研读教材,准确把握其教学定位和文本特点,还要注重策略方法,教出意趣,让学生在文言经典的学习中感受到阅读乐趣,从中明理启智,滋养生命,根植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
编 辑: 蔡 芬
拍 照: 张 芬
审核:余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