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漓水话清风之
唐刚生无钱葬母
众乡亲解囊纾困
1952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
还没到小雪季节,气温已经寒冷冻骨。
农历十月十六这天,北风北雨。天没大亮,唐刚生就起床,生火煮早饭。
一家老小4口,母亲久病在床;父亲是肺结核,还有哮喘病,动一下,就呼哧呼哧喘个不停,根本干不了体力活;12岁的侄儿新华还没能撑起事。17岁的他,白天干完地里的农活,还得操持一日三餐。
煮好早饭,唐刚生进到房间去叫母亲。
于元秀仰躺在木板床上,久病的她已是双眼凹陷、枯瘦如柴。听见响动,见儿子走到床前,无神的眼睛里有了一丝光彩。她右手抬了一下,想说点什么,但没发出声音,抬起的手无力地垂下,52岁的她,永远闭上了双眼。
父亲唐逢钰听到儿子的哭声,走进房来,对着妻子连叫几声,也已经是泪流满面。
苦难一生的母亲故去,享年52岁。
天色阴暗,黑云压顶,北风冻雨仍在肆虐。
唐家父子俩枯坐在小木凳上,无限的悲伤和无奈。家里除了米缸里的十几斤糙米,根本拿不出买棺材的钱,无法收敛。
菜园里的乡亲,听到讯息三三两两上门来。看到这样的情景,深为同情。邓石和、谢寿安牵头将大家凑在一起商议,每家凑2万元帮困,把人安葬下去。谢寿安想了想,说道:“人家不是孤寡老人,她还有仔有孙的。我们不要量人家还不起债。不要讲大家凑钱,就讲是借钱给他家。如果他家有能力归还,我们就要。无力归还,我们大家也不要催讨。就算是做好事。”
就这样,每家“借”2万元(合新币2元),总共56万。
到驿前街买了一口薄薄的棺材,花了24万,余下的钱买了些酒水和杂物。因为没有钱,也就不能将母亲在家久停,当天中午饭后,就匆匆出殡了。
十几个乡亲帮忙,将棺椁抬到村西黄泥桥岭上安葬。唐刚生拉着侄儿新华,身穿破棉衣,赤脚踏草鞋,送母亲上山。
唐刚生1935年6月出生,祖籍湖南祁阳县浯溪镇两路口的南关口村。父亲唐逢钰,在1920年25岁的时候,由于家境困难,只身从老家到桂林讨生活,就此落户。
1950年9月,在穿山下关村(现桂山大酒店处)租地种菜的唐逢钰,经人介绍到清风菜园里,租下北外四街小学(十四中学的前身)的1亩4分菜地,交给年仅17岁的唐刚生耕种。由于在清风没有住的地方,唐刚生在劳累一天后不得不在晚上返回下关村,第二天再回到清风种地。
1952年,唐逢钰买了30多根毛竹,就着胡太文家的南墙搭了间茅草房,地点大约是现在的清风社区办公楼北面。10月份,唐逢钰卖了在下关村的房子,带着老婆于元秀、儿子唐刚生和12岁的长房孙子唐新华,4人搬到清风,正式落户。
于元秀是个小脚婆,9岁时到唐家做童养媳。一生生了12胎,受尽了苦难。到桂林落户后,家里种菜地,她帮着在菜地里除杂草。由于是小脚,无法蹲稳,只好跪在地上,把菜地里的杂草拔掉......
想着母亲,泪水又禁不住涌出。
看着跪在北风细雨中的侄儿,怕他生病,就让他先回村。自己独自一人跪在母亲坟前,守着下葬。
在后来的一年多时间,还清了各家的借款,但乡亲们的恩情永生难忘。
“知恩图报”,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唐刚生竭尽所能,兢兢业业为乡亲们做事。即使文革期间,在受到一些不公正对待的境遇中,仍然勤勤恳恳。因为他一辈子记得,1952年的冬天乡亲们对他的恩情。
清风村,不缺的是互助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