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抚翠木,繁花满眼生。从实践中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为了进一步提高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福州市魁岐小学在5月30日到6月6日,举行了数学新教师现场课考核活动。
新教师们努力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自主撰写教学设计,在各自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不断的磨课,不断修改精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多媒体,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呈现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本次考核课充分展示了新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场
5月30日第一节由二年(9)班李钦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推理》。本单元的“推理”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逻辑推理对于小学生来讲,既生僻又深奥。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西游记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仅处于能够直观感受与简单归纳的阶段,对简单的推理理解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本节课学生能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第二节由五年(2)班林冰容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法则。在教学中,林老师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活动引入新课,学生很清楚地知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没有改变,也就是分数单位没有改变,即分母不变,只是把涂色的份数合并起来,即分子相加,接着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她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很快地利用迁移规律总结出了方法。林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变枯燥无味的教学为生动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氛围中,充分体验、感悟数学的来龙去脉,而不是机械地学习数学知识。
第三节由四年(4)班张秀玲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一课。张老师紧扣教学目标,各学习任务层层递进,重难点突出。课堂上以任务为驱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动手操作,在折一折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及“对称轴”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接下去围绕学习单展开教学,通过任务一:修改轴对称图形,找对称点等活动,让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紧接着,带着这个发现进行任务二,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三个活动环环相扣,对知识点的掌握层层递进。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的空间自主思考、活动交流,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
第二场
6月6日第一节由四年(1)班吴淑婷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吴老师的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开始先让学生在情境中讨论“该用哪个数代表明明5次记忆的成绩”,聚焦不同的“代表数”后在讨论中产生困惑,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不断深入感受平均数的整体代表性、平均数的范围及特征等。其次通过课前“3秒记忆数字”游戏,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再次感受平均数的价值。最后联系生活中的平均数,感受平均数能帮助我们做出更科学的决策,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第二节由一年(10)班陈君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找规律》。陈老师在本课教学时设计有趣的导入环节,通过魔术猜一猜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渗透“重复出现”的含义,为后续教学做铺垫。接着利用多媒体创设“过六一”的情景,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将本节课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层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设计丰富的互动环节,如同桌讨论、师生共舞、创造规律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实践助知行,研讨助成长”。为帮助新师提升教学质量,马尾区教师进修学校叶益桂老师深入我校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对我校新教师的课堂进行“把脉诊断”。课后,他对新师进行了面对面的评课指导,从教学设计,上课方式,课堂活动,教材解读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而实用的改进建议。
此次活动为新教师们如何探索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指明了方向,使他们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活动策划:教导处、数学教研组
供稿:数学组 张秀玲
摄影:数学组
审核: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