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瓜尔佳若惜
创建于06-14
阅读 2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如何预防预防压力性损伤?

一、压力性损伤相关定义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 injury, PI): 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 导致,发生在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与医疗器械或其 它器械/物品有接触的皮肤下;表现为局部组织受损、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伴疼痛 感,包括皮肤压力性损伤和黏膜压力性损伤。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y, DRPI) :医疗器械或其他器 械/物品与皮肤组织接触导致相应部位出现的压力性损伤,该损伤通常与器械的形状 一 致。

     黏膜压力性损伤(Mucous membrane pressure injury) :由于体位原因或使用医疗 或其他器械/物品导致相应部位黏膜出现的压力性损伤。

二、压力性损伤的分期

发生在皮肤的压力性损伤可分为 1期、2期、3期、4期、不可分期、深部组织损伤; 黏膜压力性损伤无法使用该分期系统进行分期。

(一)1期压力性损伤:皮肤完整,指压不变白或指压不褪色的红斑 红斑前皮肤可有感 觉、温度、硬度的改变。此期不包括皮肤变为紫色或褐色,因为紫色或褐色可能提示有 深部组织损伤。

(二)2期压力性损伤:部分皮层缺失,真皮层暴露 表现为完整的或破损的浆液性 水疱,或开放性浅表溃疡,创面呈粉色或红色,无腐肉、焦痂。此期不包括失禁性皮 炎、皱褶处皮炎、黏胶性损伤、皮肤撕脱伤、烧伤、擦伤等。

(三)3期压力性损伤: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肌肉并未 外露 可有腐肉存在,但并未掩盖组织缺损的深度。可有窦道和潜行。此期压力性损伤的 深度依解剖位置而各异。鼻、耳、枕部和足踝部没有皮下组织,这些部位 3 期压力性损 伤可能较表浅。相反,脂肪过多的区域可发展成非常深的 3 期压力性损伤。

(四)4期压力性损伤: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 可见骨骼/肌腱外露或直接触及,可延伸 至肌肉和/或支撑结构(如筋膜、肌腱或关节囊)而可能导致骨髓炎的发生。此期压力性损 伤的深度依解剖位置而各异。鼻、耳、枕部和足踝部没有皮下组织,溃疡可能较表浅。

(五)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 由于被腐肉和/或焦痂覆盖,不能 确认组织缺失的程度。直至腐肉和/或焦痂能够充分去除,伤口基底外露,才能准确分期。缺血肢端或足跟的稳定型焦痂(干燥、粘附稳固,完整而无发红或波动)可作为“人体 的自然(生物)覆盖物”,不应去除。 

​三、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

仰卧位:枕骨、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骶部、足跟

侧卧位:耳部、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俯卧位:耳部、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脊、膝部、脚趾

坐位:坐骨结节、足跟

​四、预防措施如下:

1.保持皮肤干爽

(1)及时更换潮湿的衣裤、床单。

(2)对于失禁患者:

①发生失禁后应及时清洁皮肤。

②可选择适合的尿液/粪便收集器或者使用高吸收型护理用品防止皮肤浸渍。

③可使用适合的预防性敷料进行皮肤保护。

(3)皮肤清洁时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用力擦洗或摩擦。

2.实施体位管理

(1)避免受压部位长时间受压,至少2小时翻身1次,或根据患者病情和减压工具使用情况确定翻身频次。体位变换时应再次观察皮肤。

(2)病情不稳定、无法常规变换体位的患者,可进行缓慢、渐进、小范围的体位变换。

(3)变换体位或搬动患者时可借助工具/设施,避免拖拽。

(4)俯卧位通气患者,可适当抬高床头、交替抬起受压部位,同时可在面部和其他身体受压部位使用减压工具。

(5)病情允许时,宜早期活动。

3.正确使用合适的减压工具

(1)高风险患者宜使用充气气垫、泡沫床垫、凝胶垫、液体垫等减压工具,并评价减压效果。

(2)持续受压部位可选择并正确使用预防性敷料。

(3)足跟、骶尾部、后枕部等受压部位可使用工具抬高/悬空,并评价减压效果。

4.预防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1)根据器械的使用方式、持续使用时间和使用数量,结合患者体型和局部皮肤状况,选择类型、材质、型号适合的器械。

(2)正确佩戴和固定器械,松紧适宜。

(3)使用器械前,可用预防性敷料或衬垫进行保护。

(4)可移动的器械'至少每班评估一次,根据器械接触处及周围皮肤或粘膜的颜色、肿胀程度等确定是否移动及移动频次。

(5)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至少每2h移动1次,间歇充气压力袖带至少每班移动1次。

(6)避免各类导管、仪器连线、电极片、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等置于身下,导致局部皮肤持续受压。

(7)病情允许,尽早移除器械。

5.加强营养支持

(1)关注患者体重、进食量/营养液入量、白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

(2)正确执行营养支持医嘱,并观察治疗效果。

6.交接重点

(1)每班交接压力性损伤风险等级和护理措施,确保护理措施连续、完整。

(2)床边交接时,重点查看持续受压部位皮肤状况。

阅读 2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