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路军研究会太岳分会重走长征路|宁南县邀请部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后代,开国将帅的后代,以及原华野改编第62军后代,重回凉山、深入宁南,走走前辈们走过的路、看看前辈们翻过的山,扶今追昔、共同缅怀先辈伟业,弘扬和传承先辈崇高的革命精神。
四川凉山拥有着中国红色革命的的沃土,在中国红色革命的史诗长河中, 留存着不可磨灭历史丰碑,这里居住的人民更是将这样的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历史回顾,1935 年 5 月,中央红军由云南“巧渡金沙江 ”进入凉山,途经 会理、德昌、冕宁、会东、宁南、普格、喜德、越西、甘洛、西昌九县一市, 历时 26 天,行程 800 余公里,占中央红军25000 里长征总行程的 6.8%。红军 长征在凉山州境内的这一段史实,是铁马金戈、气吞山河的伟大革命壮举。并 留下了“会理会议 ”,“礼州会议 ”,“彝海结盟 ”,“泸沽分兵 ”等一座座 丰碑!
中国工农红军红九军团,这支唯一一支参加过红军三个方面军行动的传奇 部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不平凡的经历。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后,为了保证 红军主力的安全,红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政治部主任黄火青, 参谋长郭天民的率领下一直驰骋川滇黔边,担任长征的“战略奇兵”,执行掩 护任务。于 1935 年 4 月下旬,离开黔北直插川滇边境,取道巧家,5 月 6 日 下午从树桔渡口渡过金沙江进入宁南境内,历时十四天。
其间,红九军团的将士们发扬了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以实际行动把红色的“种子 ”播撒在了宁南这片土地上。对人民群众亲如骨肉, 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延途访贫济苦,宣传革命道理,受到各族人民热烈拥护和 无限爱戴。
为确保中央政治局“会理会议”召开,红九军团又在洼坞街(今华弹镇一带) 佯攻巧家县城,与国民党军展开龙王庙阻击战(又称:金沙阻击战)——长征 过昭通时最大规模战斗。此战持续两天三夜,将敌人牢牢牵制在巧家境内,圆 满完成中央下达的牵制任务。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将红军围歼于川、黔、滇的计 划。
其后,红九军团奉命沿黑水河两岸向西昌进发,延途各族人民自发组织起 来给红军引路、送粮、送布鞋、煮茶水......演绎了一段“十送红军”,感人肺腑的 故事,有28名宁南青壮年光荣参加了红军。
新中国建立后,群众铭记红军恩情,传承长征精神,将红军经过村落取新 名:宁南县俱乐镇下辖“红岩村”,竹寿镇下辖“红旗村”,“长征村”,黑水河畔 “幸福镇”;普格县境内“红军树村”,五道箐乡“红军石”等。
在西昌,62军西昌后代组队欢迎62军后代联谊会副会长鲁晓云大姐及八路军研究会太岳分会的红军后代们,重温父辈历史~参观凉山军分区军博馆。
鲁晓云在军博馆父亲鲁瑞林将军的照片前留影
西昌(凉山)军分区的前身~184师
62军184师后代站在“184师战斗历程”版块前留影
1950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暨第二野战军以第14、第15、第62军各一部共13个团的兵力发起西昌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西昌这座要塞小城打响了歼灭大陆国民党军的最后一仗~西昌战役……
1950年3月27日,解放军突入西昌城内,我军勇猛非凡,成功解放西昌~
西昌解放后,62军主力师184师奉命留驻西昌建立政权……
184师政委梁文英接管政权后时任西昌地区党政军领导一把手;1952年接受中央指派,梁文英三赴凉山~开辟凉山,剿匪平乱,建立新政……
组委会的欢迎仪式……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何长工之子何光晔发来视频,预祝此行活动大家都受益多多,衷心的祝愿凉山越来越好!
开国将军62军政委鲁瑞林之女鲁晓云代表此行红军后代们讲话(鲁晓云大姐也是62军后代联谊会的副会长,她是凉山的常客)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
很高兴,这次受邀,又回到了凉山,回到了西昌,又见到了很多老朋友,真的很高兴。
我父亲在这里工作了五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对这里满怀深情,念念不忘。同样,我作为62军的后代,也传承着这份基因,传承着这份情感!
每次回到凉山,都想再看看父亲战斗过的地方,走走父亲走过的路,每次都能回想起,父亲对我的教诲和嘱托。
为凉山多做一些事情,为凉山多奉献一些力量!
我们可不是什么大老板,这次捐赠的物资也微不足道,但,还请凉山的朋友们,接受我们的心意,接受我们的情谊!
最后,我衷心的希望凉山能越来越好!
与62军西昌后代们畅叙友谊,唱起凉山的祝酒歌
红军后代参与此次“扶志助飞”活动给学生们捐赠的文化礼品🎁
四季如春的西昌总有惊艳之美
又到香远益清(荷花)盛开的季节~
接下来的几天红军后代们在宁南参观考察、参与扶志助飞活动……
参观国之重器~白鹤滩水电站,感受祖国强大!
寻忠
忠魂,在这里;气魄,在这里;雄伟,在这里;壮观,在这里。这里山峦叠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四季如春。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邛海的碧波,西昌的明月,安宁河谷的风,泸山顶上的松,深沉地表达着时光与生命价值的咏叹!绵延的大小相岭、彝海结盟……都充满了传奇的故事,这里就是大凉山。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是的,人民子弟兵越战越勇,他们从江西一路北上,经过大小数千次的战斗,四渡赤水、巧度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打出了一片天地。他们是红军,红军来过大凉山,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和使命,红军改名八路军(新四军),高举抗日大旗,在敌后与日寇殊死战斗,在斗争中诞生了八路军太岳军区,太岳军区麾下部队作战英勇,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日本投降后,在与蒋介石国民党的解放战争中,从太岳军区分出了一支部队,敢打敢拼,一路所向披靡,从汾河打到了凉山。
在飞夺泸定桥取得胜利后,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在泸定桥说:我们还会回来的。时隔十五年,我们的子弟兵又回到了大渡河,并乘胜追击,解放了大凉山,解放了大西南。这支部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
一顶军帽,顶着祖国的重托;一杆钢枪,挑着人民的希望。党没有忘记凉山人民,祖国没有忘记凉山人民,老一辈用命换取了凉山的兴旺,为凉山人民奉献了一切。后辈们没有忘记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传承了老一辈这份基因,传承着这份情感!
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革命后代重走长征路。八路军研究会太岳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陈继德将军的后代陈曙光,老红军的后代葛长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原62军政委鲁瑞林将军的后代鲁晓云等一行,怀着对父辈的崇敬,踏着先烈们的足迹,满怀深情,为凉山扶贫工作捐赠物资,并衷心的希望凉山能越来越好!虽然远方如昨,但这执着的情感,又是怎样的一份深情厚义呀?
此时,这是如日中天的夏,夏的热情足以让一颗沉寂已久的心重新沸腾起来,足以让世间的萧条重新蓬勃起来,让所有的荒凉都长满丰腴的绿荫。这份爱,在凉山的土地上攀爬、缭绕,牵满着每一个角落,给这片土地以满目苍翠和满庭芬芳。这份情正延着那清晰的脉络寻忠而来,那烈火一样的忠魂落坐在每一个革命后代身上,充实着每一个后代的坚定不移,夯实着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不变信念,还有那忠诚担当的勇敢……
父辈们走过的路是艰辛坎坷不平的,他们身影与我们擦身而过,走过山川,走过河流,走过枪林,走过弹雨,走过深巷,走过街角,走过我们相视的眸光,走过我们正在走过的夏天。邀一缕凉山夏日的微风,窃取凉山这盛夏流火中的一丝清凉,可否在风中诉说出这迂回的心声?
花,嫣然开放,树葱葱绿绿,一年一度年年如此,在英勇无畏勇士们的护佑下,愿我们的祖国昌盛安宁,愿我们的凉山在关怀的情爱里划过浮光掠影,轻触岁月的温凉,越来越好。
📷天和视觉(鸣谢图片、视频、文字资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