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小学》系列活动,从生活活动《独立入园》开始,到期待参观小学,衍生出的绘画《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和建构游戏《搭建小学》;接着孩子们更深层次的需求《我想知道的小学里的那些事》,再到《哥哥姐姐说》;体验活动《课间10分》中生成的数学游戏《认识钟表》和《10分钟有多长》;接着是《田字格里捉迷藏》的深入学习,最后是《设计毕业照》、《我最喜欢的造型》等,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主题课程。
活动一:提前体验一把小学生独自进入校园,走进教室。
月月说:“小学生自己可以跑着进入教室。”
轩轩说:“是呀,真好玩,你背上书包真像小学生。”
月月说:“你也像,妈妈说咱们很快就上小学了……
活动二:绘画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在活动结束后,应孩子们的要求,我们两人一桌安排座位,孩子们还自己画出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和深刻印象的地方:有的对哥哥姐姐升旗满满是崇拜,有的被小学高高的教学楼震撼,有的被小学生端坐桌前的情景吸引目光……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反馈了自己对小学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三:课间10分钟体验第一次
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我们开始10分钟初体验,孩子们在楼道玩的不亦乐乎,踢毽子的,跳绳的......整个楼道充满欢呼声。听到哨声后,孩子们气喘吁吁的回到教室。
接下的集体活动中,王博然:“老师我想上厕所”
我说:“课间10分钟你没去吗”?他说:“我在外边玩忘记了”。第一次体验课间10分钟,大家发现课间10分钟都用来玩了,并没有做下一个活动的准备工作。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和孩子们讨论课间10分钟能做些什么?做出规划并在表格中记录。
课间10分钟体验第二次
与第一次相比孩子们时间意识强了,时不时过来问问老师还有几分钟,或自己去看看表。果然10分结束后大部分孩子们坐在座位上准备好下个活动。但也有孩子出去一下很快就回来了,也有的反应说楼道太吵了。接下来根据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第三次的10分钟体验。
三次的体验中孩子们觉得十分钟很短,有的不敢出教室玩儿,于是衍生出数学活动《10分钟有多长》、《认识时钟》。
活动四:艺术:设计毕业照
毕业照是毕业季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辰辰对我说:“赵老师我们想拍不同造型的照片。”“什么造型”我问。辰辰说:“爱心的”这一想法提出,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出来自己的想法。有的想拍“大一”有的想拍“2020”等等,最后他们决定把拍照的造型画到纸上。
1.讨论造型种类。
2.怎么样自己的造型会好看。
3.举例:桃心怎样设计会更好看(心的两边人数一样多)
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期待,还有担忧,更多对幼儿园不舍等情感为主线,满足他们对小学向往的同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安抚她们即将上小学的焦虑,最后通过毕业照的设计,舒缓孩子们对幼儿园不舍之情。同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相互间的合作意识、独立完成任务及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等多方面的发展。教师则遵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幼儿的感受与体验,赋予幼儿“游戏的自由”,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开展活动,关注幼儿想知道什么,想学习什么,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我相信,基于幼儿视角的幼小衔接活动定会绽放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