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共成长 研思伴前行——李家堡小学全员听评课活动(四)

缘来如此
创建于2024-06-13
阅读 3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才能柳暗花明。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形成互帮、互学、互助的良好教学氛围,李家堡小学开展了全员听评课活动。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高效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听评课活动秉承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原则,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进行集中听课、议课、评课活动,以达到取长补短、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听课活动

李河璐老师——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

       河璐老师针对《两小儿辩日》这堂课的教学,从关注注释内容、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阅读、关注全班学生和辩斗环节的正面示范与引导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河璐老师的《两小儿辩日》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用“还原”的方法,使蕴藏在文字深处的形象感得以凸显出来,例如在“展辩斗风采”这一环节,先是学生之间的自由辩斗,进一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这种形象感,接着是老师和学生的辩斗,可以看出,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可爱的古代“小儿”形象就这样被还原到了现代的课堂上。同时,在辩斗之时,师生的语速加快,情绪愈来愈投入,课堂语势层层推进,而此时教师却能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冷静,张弛有度。

卫雪老师——四年级语文《挑山工》

       卫雪老师利用导读提示提炼出两个信息: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课文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哲理。看似简单的环节确体现老师备课的精心,紧紧围绕两个问题就让学生读懂了课文,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很轻松,整节课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在品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线,悟登山艰难劳累教学环节,卫雪老师的设计更是巧妙。在反复叹咏,补充口述纪实资料之后,进行了三次连续追问:路程近吗?货物轻吗?速度快吗?和“一个劲”进行对比,来彰显挑山工的精神内涵。这样的三连问,不仅问在了线路上,文字上更是问在了学生的内心柔软的深处,真可谓独具匠心,发人深思。

王君老师——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王君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教学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通过复习“什么是体积”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导入新课,过渡自然,为新知学习铺垫。在新授环节,王君老师敢于放手,通过小组合作,大胆让学生尝试,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巩固练习设计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评课活动

       听评课活动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 3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