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新课标、践行新课程,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委会在荆州市举办湖北省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展评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领略了老师们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本次大赛分为书写展示、课堂教学展示、知识素养现场问答三个环节。大赛期间,来自市区及各县区的参赛教师各展风采,每一位参赛者都如同一颗闪耀的明星,以其自身的独特光芒点亮了整个赛场,参赛教师以专业的素养和深厚的内涵,展现出卓越的教师风采。
一、书写展示
写好一手规范、优美的字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在粉笔字书写环节中,参赛教师通过现场抽签确定书写内容。本次粉笔字考核的内容是《枫桥夜泊》和《示儿》,书写时间为六分钟。教师们的书写有的遒劲有力、刚毅挺拔;有的清秀工整、婉转隽永。一笔一画中彰显了汉字的秀美与典雅,一撇一捺间尽显参赛老师们扎实深厚的书写功底。
在观摩时,深感“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练字功夫在平时,课堂上的每一个字都是给学生的示范,所以平时要做到勤学多练,把基本功打牢,展示时才能宛然芳树,穆若清风。
二、课堂教学风采展示
40分钟的片段教学展示精彩纷呈,参赛教师们深入地钻研,精准把握教学内容,立足于新课标和学情,精心设计教案,呈现出一个个扎实又生动的课堂。被选授课班级学生个个精神抖擞,知礼仪,懂礼貌,专心听讲,坐姿端正,积极回答授课老师提出的课堂问题,互动交流和谐顺畅,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节是梁老师执教的《落花生》,这篇课文语言平淡,但蕴含哲理,读着这篇文章,就像在听一位长者向你娓娓道来。
梁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从而理解了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四点内容:种花生、收花生、落花生、议花生。课堂上老师的问题针对性强,从花生的好处引发学生对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的思考。学生各抒已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另外梁老师结合许地山的生平经历,通过课文语言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的,自己的特点也会影响自己的写作,文章即是自己的缩影。
第二节是刘老师带来的《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通过写秋雨将秋天众多的景物串起来,展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在教学之初,刘老师设置情景,通过“美景推荐官”吸引学生的兴趣,接着用学生之前所学的关于秋天的诗句,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古诗氛围中。课堂上刘老师通过各种形式朗读,把小小的文字读成了一幅幅画,读成了一首首诗。让学生在读中明白课文内容,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另外刘老师以学定教,重视生成,例如学习多音字“扇”时,有学生读错了“扇啊扇啊”中“扇”的读音,刘老师不仅告诉学生这里的“扇”应读第一声,还注重学法引导,让学生明白可以根据意思或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多音字的读音,结合肢体动作引导学生理解记忆,课堂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体。
第三节课是李老师带来的一篇趣味十足的文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李老师教学目标设定精准,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教学过程设计的有条有理。上课伊始,李老师创设了“导游小精灵”带我们畅游植物王国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写字、朗读,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很浓。李老师结合准确把握低段学生的特点,在情景中识字,让学生不仅认识了生字更理解了生字的意思。例如用做动作的方式理解“频频点头”,既传授了知识,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在讲授蒲公英是如何传播种子的这一环节教学中,李老师让他们上台演一演,身临其境当一回蒲公英,更好的帮助他们体验课文场景,也会学得更愉快,继而引导学生理解“纷纷”一词。
学生明白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之后,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学后面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涉及到许多学生生活中不经常接触的植物,李老师会利用课件,制作了栩栩如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植物的形态,学生在形象、具体的图片中识字、理解词语,不仅降低难度,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很容易将知识牢记在心。
第四节是郑老师执教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在这堂课上,郑老师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学法指导和美读训练。例如在词语理解部分,郑老师把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在理解“明朗、寻找、熨帖、凌乱”几个词时,郑老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体会,找出重点词,再换成近义词理解,总结出可以借助近义词理解的方法。同样通过词语对比,词义选择,总结出联系上下文、借助熟字猜字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的方法。郑老师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将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在每个环节。
在课文讲授部分,她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积累、反复朗读、想象欣赏画面、品味关键词句等方法感悟课文中描写的景物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仿佛自己来到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让学生感受秋天之美!郑老师课堂评价性语言精彩,板书设计制作了精美的梧桐树叶,视觉效果好,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五节课是夏老师带来的《爬山虎的脚》,夏老师对这一课重难点把握非常精准,课堂上展示爬山虎,让学生直观观察,还运用视频、做动作察等方式带动学生,以体验式的方法分析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让孩子们既体会到叶子的整齐又均匀的特点,又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形态特征和变化。
在突破重难点,讲解爬山虎的脚的时候,夏老师又时不时的运用重点词句分析法带动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以及观察的细致。在学习怎样爬的这部分时,夏老师要抓住一系列连贯的动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真实地感受到这几个动作的内在力量,同时还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课堂设计丰富有趣。最后借助“小小观察员”的真实语言情境,设计了充满趣味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一一观察“银杏叶”进行仿写。这一环节,也成为了课堂的“点睛之笔”,调动了课堂教学氛围,学生需要自主运用习得的表达技巧,观外形、抓动词、写变化,才能实现符合任务情境的语言表达。
第六节是季老师带来的是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由于本课故事情节充满神奇的想象,孩子们学起来兴趣盎然。
导入本课时,季老师使用学生已知道的神话故事引入,引起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共鸣。通过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动画,让学生直观了解了盘古化生万物的经过。紧接着对句中的“混沌”一词提出质疑,并抓住课文的中心句引入教学,环环相扣,节奏紧凑。
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句话中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季老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发现这个现象,并找出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训练,并设计男女生合作朗读,整体感悟语言表达的结构。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追问:盘古身体的一部分还变成了自然界中的什么?让学生尽情想象盘古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盘古身上的东西与大自然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既让学生读懂如何合理想象,授之以渔,又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做好铺垫,让学生学会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句子,升华主题,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更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体会盘古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献身的精神。
第七节是胡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课堂上胡老师始终热情高涨,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读起来比较拗口,胡老师紧扣单元要素,注重于朗读指导,对于难读难懂的句子和词语,胡老师不厌其烦,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读中明智,在读中悟情。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一主旨时,胡老师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少年的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是不可调换顺序的,感受文章在层层递进的排比句式中叙述文章线索和情感脉络,深刻领悟到少年肩负祖国建设责任,结合中国近现代的一些伟人事例以及中国现在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最后学生为国之兴亡立下远大志向,可谓是水到渠成,值得我学习。
课堂教学展示中每一位老师都别具一格,各有特色,她们授课中说话时咬字清楚,讲解知识时精准到位,上课时亲切的表情,面对孩子提问时,满脸真诚期待的神情,课堂上与学生们融洽相处,引导学生得体到位,让我领会到了老师们浓厚的人文积淀和炉火纯青的丰润的语言技巧。
三、知识素养现场问答
课堂展示过后是知识素养答辩环节。知识素养答题环节为现场选题、限时答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涉及诗歌词赋、文学常识、语文课程标准等内容。老师们如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淀和一定的理论支持,很难轻松过关。这是对选手知识储备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在知识素养答题环节中,选手们沉着睿智,冷静答题,现场答题氛围紧张而热烈,现场观摩的教师们也沉浸在题海中,时而喝彩时而沉思。
随着本次教师素养大赛的圆满落幕,我们见证了一场教育智慧与创新的盛会。现在推行学科知识的整合,作为老师,更应该做到知识的整合,只有像蜜蜂那样“博采众花”,酿出的蜜才能“又香又甜”。只有多读多看,拥有深厚的知识素养,使知识头的活水源源不断,方能使自己的课堂焕发光彩。
于永正老师在《我怎样教语文》说到“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现语言之美、感受文化之韵的过程。”
在评课环节各位专家也特别提到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根”,同时要创新教学方式。日常教学中有时候我们经常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引导;过于追求课堂的热闹氛围,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蜕变源于历练,高度始于积累。
这次教师素养展评活动为V老师提供了同台竞技、交流切磋的机会,既是展示和比拼,也是经历与成长,课虽尽而意无穷,赛虽止而思未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站稳脚跟,不仅需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更应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夯实专业知识与语言基础。同时,我们还应展现自己在课堂之外的独特风采,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形象,充分展现新时代语文教师的多元魅力,传递教育的积极力量。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素养,是需要教师用一辈子去描绘、丰润的一篇大文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深耕细耘,向着教育最美那方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