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而行 行稳致远
——沙依巴克区丝路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6月主题教研活动

沙区丝路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4-06-12
阅读 5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芳菲随春去,葱茏入夏来。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以教促学,促进中青年教师的相互成长。2024年6月11日,沙依巴克区丝路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6月主题教研活动在73中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主要有课例展示、读书分享、课例研讨、出卷讲座四个部分。

一、同课异构展风采 

      互学互研促提升

“同课”展风采,“异构”促成长。41中白红莲老师和73中陈欣老师共同带来八下《明朝的灭亡》一课。听课教师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次教研是一次新老教师智慧碰撞、教学相长的机会。通过“同课异构”,老师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构出不同精彩,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在积极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中,沙依巴克区丝路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教无定法,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远。对教师而言,好课是磨出来的,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

二、阅读分享促成长 

      书香致远绽芳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人生最美好的行为,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阅读是教师职业幸福的精神源泉。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专著的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贤哲佳作的浸润。

41中李付兵老师分享了《许愿树》一书。《许愿树》是一部描写梦想与勇气的故事。主人公张三石从小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但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挫折。然而,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梦想,最终通过一棵神奇的许愿树,实现了他的理想。这本小说让人体会到了梦想的力量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59中王海丽老师分享了《长安的荔枝》一书。书中马伯庸将故事背景锁定在了安史之前一年,从九品小吏李善德的视角讲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荔枝转运故事。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惹得世人艳羡杨贵妃上千年,但其中的荔枝是如何从五千余里外的岭南运送到长安城的,却鲜有史书详细记载,脑洞大开的马伯庸以此为蓝本构建了一个大唐小吏李善德拼尽全力做项目的故事,虽是历史小说,读者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影子,大城市买房落脚、职场情商博弈、不得已的违规逾矩等,小人物的挣扎是那么相似。一项将鲜荔枝运逾千里之距的难差事,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

三、凝心聚力共成长 

      共研共讨谋新篇

评课议课环节,工作室成员围绕活动展示的课例,对李付兵老师和陈欣老师的节课例进行了评析交流。李老师课堂氛围活跃,重难点突出,尤其是精讲精练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但语言还需严谨干练。陈老师备课非常充分,但需要将问题挖掘更深刻,做学生的引路人,引领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把高质量要求深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同课异构,评出亮点和需要进步的部分,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四、专家指导共提升 

      培训学习促成长

一道好题,需要深思熟虑,一份好卷,更是需要智慧的整合。为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领悟教育教学新方向,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73中田静老师为名师工作室各位老师带来一场精彩的出卷培训。

田老师从测试试卷的基本知识、试卷命制的策略及技巧、试题编制的基本方法例举、测试试卷命制的一般过程等方面展开讲解,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深入浅出的分析当前试题命制技术中作为教师要去探索提升的方面,同时分享了很多高效便捷的方法,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碰撞的盛宴。田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详实的举例,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了命题理论包含的要素以及框架:通过巧妙的构图,将教材特点、命题走向、学生认知发展之间复杂的关系讲得清晰明了。

活动终有结束时,但是沙依巴克区丝路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教师们的修行永远在路上。新课标、新教法、新评价,历史教学正焕发新生机;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历史教师正践行新征程!教研没有终点,教师们的学习也没有止境,独行速,众行远。相信沙依巴克区丝路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教师们一定会齐心协力,更加努力地不断前行!

编辑:郑洋洋 王海丽

审核:梁波 田静

沙依巴克区丝路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2024年6月11日

阅读 5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