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夏日炎炎   大有“蚊”章

MenG🍭萌萌萌🍋
阅读 30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正值盛夏 

气温炎热

蚊子也时常出没

又红又痒的蚊子包

在孩子的皮肤上留下红红的痕迹

一个“包”引发的讨论

       早晨来园,哲哲不停地挠着手臂上的红色大包,控诉着蚊子的“恶行”……

      老师,我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被蚊子咬了,好痒好痒。

     我在家里也被蚊子咬了,老师,你快看,我这里也有个大包的,我都挠破了。

收获痒痒的“红包”

       “包包”事件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聊了起来……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吸引更多小朋友加入这场讨论,同时,也开始寻找自己身上的“包包”。

暄暄说:“蚊子把我的脚趾头叮了一个大包。”

乐乐说:“我的手臂和脚都被蚊子咬了。”

        教师思考:被蚊子叮咬成为了孩子的讨论话题,生活即教育,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基于这个热门的话题,我们开展了一场关于蚊子的奇妙探秘之旅。

“蚊”之而来

      孩子们通过调动自己对蚊子的经验以及被蚊子叮咬的经历,七嘴八舌的说着对蚊子的疑问、认知和了解。

蚊子是什么样的呢?

我知道蚊子有很多条腿,有会飞的翅膀

蚊子有咬人的长嘴巴,蚊子有大大的眼睛

教师思考:

       从孩子们的谈话中我们发现孩子只知道蚊子是黑色的、有会飞的翅膀,有会咬人的大嘴巴,以及被咬后有又红又痒的感觉,这是一种表面的对外在特征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持续的疑问,教师用绘本为载体,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蚊子。

哪里有蚊子?  找一找藏在哪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原来蚊子喜欢栖息在有积水,植物丰富,并且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比如床底、角落、卫生间、垃圾桶等地方,还喜欢躲在植物上面吸收植物的汁液,比如草丛里、大树上,有的蚊子还会粘在墙上。

         教师思考:孩子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在问题的推动下引发了想要不断去解决问题的愿望。针对“蚊子”这一话题,我们支持幼儿多提,多问,多思考,用真实的问题带动幼儿的持续性探究与学习。

所见所“蚊”

       蚊子到底长什么样呢?追随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一起开展了关于蚊子的活动,孩子们对蚊子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

观察蚊子

       在活动中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以及与旁边小朋友的蚊子的对比,发现了蚊子也是有不同的品种,经过老师的引导和介绍,小朋友们知道了有最平常的库蚊、最凶猛的伊蚊 和最危险的按蚊。 

寻根“蚊”底

        孩子们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还被蚊子咬了满身的包,有的小朋友不禁抱怨起来,蚊子为什么会咬我们?

       我们了解到,蚊子对于移动的热能,以及在出汗后散发出来的味道,都是蚊子喜欢的,不止是人类,其他的小动物也是蚊子的目标,除了在水下生活的生物,蚊子是咬不到的,这时孩子疑惑小动物有女生男生,蚊子也有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默默无“蚊”

        孩子们对蚊子的认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和疑问。哪些东西可以赶走蚊子,让蚊子不咬我们呢?我们有什么办法来驱赶或者消灭蚊子呢?

        孩子们纷纷从家里拿来了各式各样的防蚊工具,有传统蚊香、电蚊香、防蚊贴、花露水、驱蚊手环等等,孩子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认为安全又环保的防蚊方法。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去驱蚊呢?

        孩子们回到家中,搜罗起各种各样的防蚊神器,并通过实物、照片分享等方式交流起了关于它们的使用心得。

        通过观察和讨论孩子们对于怎么防蚊驱蚊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在讨论中发现了一些可以辅助我们的防蚊工具。

        在我们的讨论后,决定一起自制驱蚊水,我们在网上找来了配方,一起搜集了很多材料:新鲜的薄荷、金银花、艾草、迷迭香和酒精。

艾草闻起来像中药的味道。

薄荷闻起来香香的,凉凉的。

      那么来看看驱蚊水是怎么制作的吧!

 

       孩子们将薄荷、金银花、艾叶、迷迭香、藿香、酒精放进密封罐里。需要浸泡密封静置保存一周。

每天孩子们都在观察着驱蚊水的变化。

        经过7天的浸泡,驱蚊水终于可以“出炉”啦。

       

珞珞:哇塞,这也太刺鼻了吧

皓皓:味道太浓了

        于是,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尝试着加点水。

        加水后味道果然没那么浓,还有淡淡的清香味。

        驱蚊水是密封罐装着的,要怎么使用才比较方便呢?

        孩子们又进行了一场讨论......一致认为喷瓶是最佳首选。于是,我们找到了喷瓶。

        但是,喷瓶的口这么小,要怎么倒进去才方便不会漏出来呢?

       孩子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经过试验,孩子们认为使用滴管和尖嘴量杯装驱蚊水到喷瓶不会漏出来。

设计一款独一无二的驱蚊水标签。

02:14

        驱蚊水制作好啦,孩子们爱不释手,每次户外都要喷上一些。

       有了制作驱蚊水的经验,孩子们对制作驱蚊手环产生了兴趣。

      “我有驱蚊手环,妈妈说手环也可以驱蚊。”

        “不如我们一起做个驱蚊手环吧!”

         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又开始了驱蚊手环制作之旅…

        孩子们将制作好的手链,放入之前已经做好的驱蚊水浸泡、晒干,耐心等待手链晾晒干。

00:52

所“蚊”所绘

       一系列的探秘活动之后,孩子们认识了蚊子的外观结构,对蚊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以及运用多种材料创作脑海中的蚊子,并添画防蚊工具,每一个孩子的表现方式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



蚊香与蚊子

音乐:拍蚊子

课程感悟

       当夏天的“特产”蚊子来袭,给孩子们留下了它们的专属印记,由此拉开了关于“蚊子”课程的序幕,通过“孩子被蚊子叮咬”的现象延伸到自制驱蚊产品活动,幼儿从一个个蚊子包到一次次的调查研究,从学习查找资料到亲手制作驱蚊产品,将“常常被蚊子叮咬”这一烦恼变成了一次有趣的探索,一次精彩的发现。幼儿在“被蚊子叮咬一了解蚊子一探秘蚊子”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实现做中学,构建新的经验,并将资源转换成儿童的经验,达到对蚊子的认识以及掌握相应的防蚊措施。小小的蚊子,有趣的探究,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着、探索着、发现着、收获着,让幼儿体会到了生活处处皆有大智慧。 

       有趣的探秘还未结束,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自然之旅·····

阅读 30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