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育幼底线
成就美好童年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今年是第13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三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具体内容吧!
活动主题
守护育幼底线 成就美好童年
活动时间
2024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宣传重点
为做好学前教育法出台前的宣传工作,抓住法律落实的有效时机,营造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今年宣传月,围绕推进学前教育依法治重点宣传:
1、重大法规政策
宣传近年来国家推进实施的有关学前教育法规政策,展现党和政府为保障适龄幼儿接受公平教育机会,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成果。宣传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重大意义。
2、重要管理制度
宣传国家和我区在学前教育机构准入与管理师资配备幼儿园安全防护、卫生保健、保育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呈现完善学前教育治理体系、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的崭新面貌。
3、科学保教理念
针对社会公众对学前教育的认知误区、困扰问题,广泛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和知识,帮助家长充分认识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活动的危害。
如何守护育幼底线
“育幼底线”则是指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必须坚守的最低教育标准和道德要求。
它涉及到儿童在学前阶段应享有的基本权益,如受教育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等,同时也包括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和照顾儿童时应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犯错、出现破坏性行为,这时作为父母就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因为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也不知晓规则底线在哪里。
那么,什么是孩子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呢?
1.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的,是应该鼓励孩子做的,比如早睡早起,收拾自己房间,自觉完成作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
2.每当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举止时,父母就应及时反馈。举个例子,当孩子帮妈妈家务时,妈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他:“孩子,你真棒,能帮妈妈洗碗了,我很开心,你帮妈妈减轻了负担!”父母的称赞会强化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会有成就感而乐于做它。
3.一些涉及危害到他自己或他人利益的行为,以及被法律道德禁止的行为则要坚决制止。比如,偷拿父母的钱去买零食,和妹妹争抢东西时殴打妹妹,偷偷玩火玩水,践踏公园里的花草破坏公物等。
作出制止时,父母语气要坚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不可以!”不要用模棱两可或以开玩笑的态度跟孩子说。明确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可让孩子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培养责任感和自律性,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保障孩子的安全和幸福。
要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要限制情绪
在父母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时,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限制孩子的情绪。
比如,当孩子愤怒时,父母要教育孩子不可以攻击他人、打砸东西或发脾气。但可鼓励孩子表达愤怒的情绪,例如让他说出自己的不满、不公平感受或用替代方法发泄情绪。
举个例子,当妹妹乱动哥哥的玩具,哥哥很是愤怒想打妹妹。妈妈可以这样跟哥哥说:“我知道你对妹妹很生气,但是我们不能打人,你可以打枕头发泄一下你的情绪,你也可以把玩具收起来不让妹妹玩。”
从小男孩子就被教导“男子汉,不要哭。”这种教导可能会导致他们抑制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不敢展示内心的真实情感,导致情绪压抑和内心冲突。所以,当孩子悲伤时,父母要教育孩子不可以伤害自己或他人,不可以长时间陷入自我消沉,但可让他倾诉自己的伤心事或找到适当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如写日记或与亲近的人分享。
在限制行为的同时,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和提供适当的情绪管理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同时培养他们处理情绪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情绪表达和行为之间建立健康的平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成就美好童年不是一句口号,要靠许多的教育细节来承载。何其有幸,我们可以与你们一起参与到孩子的童年生活中,就让我们携手共进,不断学习了解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科学育儿知识,共同守护育幼底线,成就每一个孩子的幸福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