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之韵 感受国粹之美——记濮阳县第七实验小学濮阳县非遗进校园活动纪实

T糖M
创建于06-12
阅读 7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

梨园夏色正蓬勃,曲韵悠长满校园。儿童心田获浸润,文化传承得新篇。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加强国粹通识普及教育,让国粹文化润养少年儿童纯真的心灵,6月13日,由濮阳县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主办,县文化馆、县第七实验小学承办的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在濮阳县第七实验小学组织开展。

本次活动邀请了以大弦戏、大平调、豫剧大高调为代表的传统戏曲传承人和以剪纸为代表的传统技艺手艺人。130余名师生在几位传承人的带领下认识非遗,走近非遗,体验非遗。

戏曲文化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濮阳县第七实验小学携手濮阳县文化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在师生面前,零距离感受戏曲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共同感受戏曲韵味,传承国粹文化。

为使青少年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几位戏曲传承人各显身手。大弦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继春现场讲述了大弦戏的传承,并即兴演唱了一段经典曲目,豫剧大高调省级非遗传承人吉庆国为学生们展示了特殊的戏曲乐器,而大平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相彬则为学生们讲解起戏曲艺术的历史渊源。非遗艺术家们优美的唱腔、精彩的讲解和展示,赢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

00:27
00:31
00:23

活动中,同学们在欣赏中“入耳”,在体会中“入脑”,在感受中“入心”,零距离的接触,让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戏曲的独特魅力,一个个都化身新时代“小戏迷”,学得不亦乐乎!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沉淀着国人几千年来的审美情趣,凝聚着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此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拉近了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了解,体验到国粹的艺术魅力,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走进戏曲,热爱戏曲,期待戏曲文化在中小学生中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衷心祝愿戏曲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传统技艺

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同时剪纸也是一种综合艺术,有利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增进,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观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提升等等方面都很有帮助。

活动中,精通剪纸工艺的李联贺,为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剪纸体验课。他一边讲解一边操作,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很快就在他的手中舒展起翅膀。学生们在教学和指导下积极动手实践,亲手制作了精美的剪纸作品。看着手中精致漂亮的作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剪纸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剪纸不仅易学,而且趣味性强,通过学剪纸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孩子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敏性,使孩子变得心灵手巧。剪纸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幅幅作品彰显了濮阳县第七实验小学学生的艺术水平和青春活力,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教师驻足欣赏。

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而且让大家体验到了传统剪纸技艺的乐趣, 为他们的学习生涯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艺术色彩。

本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使这些历史悠久的非遗项目在学生面前再次鲜活起来,也使得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今后,我校将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相关活动,鼓励学生探索非遗感受文化传承,做好优秀非遗项目在学校中的传播推广,让非遗文化在校园内绽放耀眼的光彩。

文   字:赵   静

       图   片:赵   静

       初   审:张少令

       终   审:石永生

阅读 7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