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咳”不容缓,健康相伴-榆次区第六幼儿园“百日咳”宣传

💎 米格玛°
创建于2024-06-12
阅读 3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孩子咳嗽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老人们说起“百日咳”,却一直没有真正了解过它。在慢性咳嗽专病门诊中,会遇见一些以干咳为主要表现的孩子,没有喘息、发热其他症状,影像学未见明显渗出,但是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口服头孢抗生素、止咳药物后效果并不明显。这类患儿,需要考虑百日咳感染所引起的长期咳嗽。

什么是百日咳

     🔴 传染源 

        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易感者人群

      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

百日咳症状表现

      🔴 前驱期

      发病初期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发热、咳嗽等,一周后感冒症状消失,但咳嗽加重,尤以夜间为重。

      🔴 痉咳期

      这个时期,宝宝会出现明显的阵发、痉挛性咳嗽,一般持续2~6周,重症者可长达2个月以上。咳嗽时常有数十声连续咳嗽,继而出现鸡啼样吸气性回声,直至呕吐出痰后咳嗽才会暂时缓解,以夜间发作为多。由于咳嗽剧烈、时间较长,宝宝咳嗽时常会有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甚至出血、痰中带血,咳嗽严重时,还会造成舌下系带与下齿反复摩擦导致舌系带溃疡,脑实质可有出血点。新生儿及小婴儿常无明显痉咳,而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及发绀,出现窒息、惊厥,合并肺炎、百日咳脑病较多,病死率高。

      🔴 恢复期

      这个时期,宝宝的痉咳症状开始慢慢缓解,鸡啼样吸气回声也逐渐消失直至咳嗽停止,宝宝的精神和食欲也逐渐恢复正常,这段时间大约需要2~3周。但如果有其他并发症的话,病程可能会延长。

“百日咳”的预防

      🔴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父母可在宝宝出生3个月后,每隔4周给宝宝注射一针百白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连续3次。“百日咳”流行期间,满月的婴儿也可接受注射疫苗。一年后首次进行强化注射,4~6岁再进行第二次强化注射,做到全程预防接种,以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

      🔴 控制传染源

      “百日咳”传染性较强,因此需要尽早隔离患者以预防“百日咳”的流行。凡确诊的患儿,可从发病之日起隔离至病后40天,或隔离至痉咳后30天,防止扩大蔓延。接触患儿的人也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要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 特别提醒:

     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百日咳”要咳一百天,一百天后就会自愈,即使治疗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而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其实,“百日咳”如果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得当,完全可以缩短病程。但如果放任不管,轻则会咳嗽两三个月,导致面目浮肿、脸色青暗,重者还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并发肺炎、脑炎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居家护理措施

      要及时隔离4—6周。在家中最好让患儿单独居住一个房间或一个角落;防止不良刺激,如风、烟、劳累、精神紧张等。

      多给患儿喝温水,多休息有助于病症治疗。

      患儿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但又要防止感受风寒,衣被勤洗晒,保持清洁。发病后,患儿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对夜间咳嗽影响睡眠的患儿,可酌情给予药。

      注意饮食调节,要保证每天热量、液体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供给。做到少量多餐,随时补充,选择细、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宜吞咽的半流质食物或软食。不宜吃生痰和上火的食物,比如:各种各样加工的甜点零食糖果饮料和奶制品及荤菜荤汤和油腻的食物。

阅读 3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