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画面是我第二次看见,同样替这位老人捏把汗!
还记得去年春末夏初的一个早上,朋友我俩在公园散步,走到河边,见一位老人在河对岸来回徘徊,我俩下意识的站在原地。只见他拿来一根树枝,原来是要捞起河堤防护链上的一个饮料瓶!!他费力的试了几次,没有成功。他看看四周,迟疑片刻,坚定的往下探出右腿,紧接着探出左腿,我们屏住呼吸,紧张的盯着他,因为光滑的河堤除了防护链没有其他任何防护措施!他艰难的弯着腰,右手颤巍巍的抓住瓶子,身子紧贴河堤,蹬着防护链,终于爬上了岸!我俩长出一口气,手心里湿漉漉的,看着老人满足的把瓶子放进随身的袋子中,感觉他像得胜而归的大将军!我们放慢脚步沉默不语往前走。竟然同时脱口而出“生活实在不容易啊!” 今天再次看到同样的画面,我再次提醒孩子们,饮料瓶一定要放在别人容易捡到的地方。
楼下对面KTV每天晚上六点和凌晨三点会倒垃圾,其中有易拉罐和啤酒瓶。前段时间,晚上带孩子散步时,见楼下一位阿姨,早早的就守在垃圾桶旁,不远处一个八九岁模样的男孩,不知道什么原因,几乎每天我都能收拾些纸箱,瓶子,废报纸,用袋子装好,下楼时顺手放到垃圾桶旁。几天下来,阿姨知道我了的用心,偶尔会主动打个招呼,攀谈中得知,为了让孩子能在县城读书,在实验学校旁边买了商品房,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她在家照看孙子,近两年大环境不好,儿子挣钱也不容易,还有房贷,如今孙子上四年级,她也是偶然一次发现这里的“商机”,每天放学接上孩子,简单弄点吃的,就赶紧过来守着,生怕别人捷足先登。说话间,阿姨很轻松,很满足,完全没有半分抱怨。一斤玻璃瓶一毛钱,一天基本收获两大袋子,还有周围居民偶尔丢掉的纸箱子。时不时望一眼孙子,满眼都是疼惜和希望,因为能在县城上学的同村小伙伴毕竟是少数。
凌晨三点钟的玻璃瓶则由蹲守在此的老大爷和老婆婆所得,一铲一倒一提的默契配合伴随玻璃瓶撞击的声音,在静寂的夜晚显得格外清脆……
很多时候,你讨厌的生活状态却是很多人渴望而不可及的,你眼中的一地鸡毛又何尝不是别人努力向往的生活?是我们过于矫情还是过分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