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滋生、繁殖,为了能保证幼儿的健康,让我们家园携手,全面了解和掌握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为宝贝们筑牢健康成长的坚固城墙。
一、常见传染病
1.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如何预防:
1.隔离至皮疹全部变干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2.注意室内通风。屋子要保持15分钟到30分钟以上的空气流通。
3.对易感者接种水痘疫苗。
4.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场所。如要外出,要佩戴口罩,防止鼻腔和口腔接触病毒而导致发病。
2.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和便后以及外出归来后。
2.不吃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熟食物分开放置;不喝生水,水果要彻底清洗干净后方可食用。
3.加强通风,多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3.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C,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如何预防: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雾霾天气,应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及时就医。
4.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二、传染病如何预防
1.保持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2.夏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要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現象。
3.户外活动后要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4.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在公共场所时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
5.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家园配合
1.根据传染病潜伏期,幼儿居家隔离要求:
①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进行隔离14天或者症状消失。
②水痘进行隔离至疱疹全部脱痂,且不少于病后14天。
③流行性感冒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48小
时。
2. 家长配合工作:
幼儿有生病症状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如实告知班级老师,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带幼儿到正规医院诊治或居家治疗、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