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体研备,打造好课
五月十八日,周六。
北海的夏天姗姗来迟,阴雨中的小城,到处开满了凤凰花,火红火红的,在枝头肆意燃烧,于微冷中散发着炽热。我们课题组这群热爱语文的人,也一样拥有一颗炽热的心,关于教研,关于语文。
此次活动,是响应课题组廖雪柳老师的号召,要打造一堂"好课"。雪柳老师是课题负责人,也是行动最快的人。她设计的这堂课《以我观物,托物言志》,从题目看就颇具匠心。
活动首先由廖老师详细阐述了她的教学设计,本课通过比较宗璞先生的散文《丁香结》、《紫藤萝瀑布》两篇托物言志的经典之作,以旧文带新篇,用温故知新、比较阅读、托物诉衷肠三个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对比、探究中,理解作者是如何由观眼前之物、生心中之情、悟人生之志自然过渡。这堂课,从内容看,融读、写于一体,从学习的目标看,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学习任务,既是对文本的理解,技法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由此而明白,万物隐千语,人间草木皆能感悟生命真谛。
接着,学科中心组罗峥嵘老师以廖老师的教学内容为案例,做了《立足单元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她从单元教学的概念,单元教学的内容聚焦,课堂情景创设,学习任务设置及其评价依据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如何构建任务群视域下单元教学的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策略。同时,详细点评了雪柳老师的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并给出优化的建议。罗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逻辑清晰,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如果说雪柳老师是课题组舵手,把控着方向,大罗老师更像是一位老船长,指点迷津,她对语文的孜孜以求,总是给人带来感染。
随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展开讨论,在两位老师阐述的基础上,再次对教学设计进行复盘,就其中一些细节推敲打磨,集体的智慧碰撞,便能闪现出许多富有创设性的神来之光。
一堂“好课”,在切磋琢磨中诞生。
(二)研而即教,思从中来
五月二十二日,九中课堂。
紧张的磨课周末后,便到了检验成效的时候。教师群里常言,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搬到课堂上的教研,才是真切的,也才能给人更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雪柳老师的课,经过群策群力打磨以及她的反复修改,确实更加合理,情境的创设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课堂表现看,也确实如此。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很活跃,很积极。宗璞的文章,原本是含蓄而富于哲思,语言却平淡冲和,对于初中生而言,若未能体会其语言之妙,他们是不爱看也不爱听的。但这节课,雪柳老师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点燃了学生,撼动其情感的共鸣:从文章中的紫藤之瀑,情感之瀑,人生之瀑的感悟,延伸至凤凰花开的生命体验,你看他们笔端流下的文字,可见他们的情感体验,是真切发生的。
评课环节,课题组对廖老师的这堂课给予肯定,是一堂真正意义上践行了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课堂,落实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目标。尽管如此,雪柳老师仍觉得未能博众人之彩。这固然是她的谦逊,但又怎么会有一节完美的课堂呢?即便再优秀的群策群力,恐怕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的“纸上谈兵”,陆游说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也正是课题组研究的意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归理论,一堂课才能趋于完美。
一堂好课,从实践反思中诞生。
(三)跨地域的诗意探索
六月十一日 银滩中学
银滩中学坐落于冯家江畔,师生常伴落霞孤鹜,渔舟唱晚,是一个诗意的地方。于是,在北海市红烛先锋罗峥嵘名师工作室和银海区教研室的共同筹划下,我们课题组参与了这场主题为“大单元视角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教研活动,聆听两场诗意盎然的课堂。
第一堂课,是来自课题组成员梁志晶老师的《在失意中放声高歌》。梁老师这堂课基于单元教学任务,整合了九下第三单元的三首诗《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通过巧妙创设学校即将举办读书节的情境,并以若干任务,让学生在三个失意诗人的高歌里寻找诗意。课堂上,学生们很活跃,积极地讨论,踊跃地回答,尤为让人振奋的,是诗意地朗诵。海德格尔说,人类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或许在这样充满诗意的课堂上,孩子们已然忘记了这些诗歌要背诵,要默写,要鉴赏……诸如此类没有诗意的事情。语文的课堂,本该摒弃功利,让学生乐在其中,才能真正感受语文的诗意之美。
第二场诗意之旅,是北海市师培中心蔡菁老师带来的《寓情于景,知人论世》,整合的是七年级下册的《约客》《泊秦淮》。蔡老师同样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景,并且将诵读的环节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通过提供评价量表的方式,让学生诵读诗歌的抑扬顿挫间,感受诗人的情感跌宕。诗不诵读,便缺了意韵。此外,蔡老师通过资料链接,让学生了解诗人经历和创作背景,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诗人所描绘之景与情交融,有了情,便有了诗意。
两节课,可谓异曲同工,同样的诗意却各有各的精彩。
课后点评上,银海区教研室劳传坤老师和学科中心组罗峥嵘老师就两位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表现,认为两节课均践行了新课标有关大单元整合的理念,落实了以任务驱动,在情景中学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把古诗文诵读,节奏,韵律,情感体验等内容贯穿课堂,真正使古诗文学习充满浓浓语文味,悠悠古诗情,是高效的古诗文教学课。
此外,两位老师就古诗文教学分别开展了专题讲座。
劳老师的专题讲座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古诗文教学优化策略》,他指出当前古诗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立足课标核心素养,坚持育人导向;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加强学科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尊重学生差异,优化作业设计;深挖文化内涵,增强情感体会等若干优化策略。
罗峥嵘做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古诗词教学》讲座,罗老师首先理清“大单元”的概念,并非是教材的单元,而是学习单元,是基于学生学习某种能力而整合在一起的内容单元,是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而设计的,具体的、综合、真实的语文实践情境。基于这个前提,罗老师通过详细的案例,列举了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基于不同的能力学习,不同的内容纬度而整合的古诗文教学案例,给听课的老师带来极大的启发。
教研之路无止境,正如罗老师在讲座最后的寄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