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光,如诗如画。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6月6日——6月13日,一二五团中学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计算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例展示和评课交流两大环节。
课例展示
张雪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贴近生活的实例,如:我班男生22人,女生16人,男生与女生比是多少?女生与男生比是多少?同学们使用的桌子与凳子张数的比等,这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三大版块:比的意义,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张老师都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巩固、反馈交流,在练习设计上颇费心思,注重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与针对性,既有基本练习,又有开放性训练。如错例分析,它对于巩固加深对比的意义理解无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练习形式上有口答、有笔算,有板演后集中评议。
贺银凤老师从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入手,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接着借助学生已有的人民币知识与整数加、减法的知识,积极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单位相同再进行计算,发展数感,提高运算能力。本节课练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算法、理解算理。
陈芳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的运用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情景,创设王大爷选购电视机和冰箱的情境,接着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根据这些信息让孩子们提出购买电视机和冰箱一共要花多少钱?在解决张大爷购买电视机和冰箱一共要花多少钱时,老师让学生反复说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学生说1个千加2个千等于3个千,也就是3000;还有的学生说1000+2000把“0”不看,1+2=3,想出了1000+2000=3000...(学生通过以前学习的方法,数的组成和利用10以内加减法想到1000+2000=3000)。这时老师继续追问:这时的1表示什么(1个千),2表示什么(2个千),那3呢?(3个千就是3000)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口述算理,这样才能学会融会贯通,学生才能更加准确计算。
评课交流
砥志研思,学而不倦。课后,全体数学教师就这三节课展开讨论。老师们深入研讨了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具体要求,并对照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策略。对于张老师这节课,老师们提出不要由老师提出错例而应该从学生中获取生成性的资源。针对贺老师这节课,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想法:计算教学要基于算理、追根溯源、构建算法,针对“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核心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表征,剖析地更深入一些。
细悟行致远
此外,教研组还针对计算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四年级下册的《小数加减法》教材中都有“小数点要对齐”的提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针对学生约分老是约不成最简分数的情况有什么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等等。
愿君常磨砺,拾级层层递。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立足实际、主题鲜明。通过本次活动,全体数学教师对计算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展望未来,我们坚信这样的教研活动将继续为我们的日常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老师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撰稿人 廖兰英
图 片 冯云芳
初 审 贺银凤
终 审 徐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