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扎染——尹山湖实验幼儿园独墅湾分园中(8)班班本课程故事

Yoghurt
创建于06-12
阅读 12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活动缘起

六一🎈的时候园里开展了游园会活动,我们班制作了非遗漆扇🪭,孩子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手艺非常感兴趣,还一起欣赏了游园会的视频和照片,发现了有趣的扎染作品,“咦?这个模特身上的衣服🎽是自己做的吗?这么好看。”“这个皮筋好好看啊,像天空的颜色。”“而且有好多不一样的花纹。”“这个是怎么做的呀?和我们的漆扇一样是用颜料滴在水里,把这个布放进去就会有蓝色的花纹了吗?”……孩子们都很好奇,这个布怎么能染出来这么多花纹呢?由此,我们结合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点,开展了关于扎染的探究🔍之旅……

二、初识扎染

那什么是扎染呢?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完成了关于扎染的调查表📝。快来听听他们的分享吧!

👧🏻州州说:“袜子、衣服、裤子这些东西可以用来扎染。”

👧🏻年年说:“扎染还可以用围巾、帽子呢。”

👦🏻果果说:“我调查到扎染的工具有颜料、布、皮筋、夹子、碗、木棍这些。扎染的时候先把布绑起来,然后滴上颜料,然后呢就洗一洗,拿出来晒一晒就完成了。”

👧🏻可可说:“可以把布团成一朵花,绑上皮筋或者把布折起来,像毛毛虫一样绑上皮筋。”

👧🏻一一说:“扎染可以把布折成正方形用小木棒绑起来,这个是加上夹子。”

……

孩子们互相讨论着自己的调查与发现🔍。

那扎染又是从何而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个科普视频了解下吧!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运用天然草木🌿染料,用纱、线、绳🪢等工具,对染物进行扎、缝、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拆线,摊开洗净💦🪣即可。扎染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众多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分析与解读:

《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扎染”开展相应的生成课程,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关于自我探索寻找答案的能力,还能在体验传统文化中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三、探秘扎染

看了科普视频📖后,我们了解到扎染总体分为扎结🧵和染布🟦两个部分。

首先是染布需要的染料🔵。经过了解后,我们发现扎染的染料是利用天然材料蓝草🌿提取而成,由于生活中蓝草🌿不常见,所以我们选用了可调制的天然染料进行操作👋。

第一步,按照配比将蓝靛泥染料🔵倒进装热水♨️的盆里,搅拌🥢均匀。

第二步,加入助染剂⚪️并搅拌🥢均匀。

第三步,加入还原剂⚪️并搅拌🥢均匀,直至染液变成墨绿色🟢即为成功✌️!

其次是扎结的工具🧰。除了扎染的染料🔵很特别,我们还找到了以下的工具材料🧰:

了解了染料🔵和工具🧰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扎染啦!扎染的步骤为:

1.将布浸泡在清水里并拿出拧干。

2.选用工具进行扎结。

3.放入染料盆充分浸染,静置5-10分钟。

4.拿出拧干染料并用抹布擦干。

5.拆解扎结的工具,打开进行晾晒。

分析与解读:

《指南》中提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扎染是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视频观看到实际操作👋,一步步了解了扎染的染料🔵、工具🧰和扎染步骤,在亲身体验👋中幼儿获得了更多的美妙体验,同时心灵❤️也被感染着,感受着祖国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畅玩扎染

对扎染的起源文化、历史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也通过调查表📝了解了扎染的步骤、工具、扎法等等,现在让我们来试试👋吧!

1.扎染初尝试

我们发现染布之前要把布先叠起来,有火箭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等,一起来试一试👐吧!

接下来,我们选取了皮筋作为捆绑的工具,试试看👐吧!

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一点困难❓:

❓问题一:皮筋不会扎怎么办?

有孩子还不会扎皮筋,他们互相交流💬。针对孩子们的困惑❓,老师及时与孩子们一起做了个统计📉,发现班上一半的孩子会扎皮筋,一半的孩子还不会扎。

扎皮筋有个诀窍🙋🏻‍♀️:一套二拉三转四撑。循环往复,往同一个地方绑紧🪢。再来试试👋吧!

00:34

❓问题二:为什么没有花纹呢?

👦🏻果果:“为什么我的布上没有花纹?”

👦🏻昊昊:“为什么有的布花纹多,有的布花纹少?”

原来啊是皮筋扎得太松了,染料都渗进去了,把空白的地方也染上了颜色🔵;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布🟦折的方法不对。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果:“把布折得小一点。”

👦🏻骞骞:“折的时候不要戴手套🧤。”

👧🏻十一:“皮筋扎在同一个地方,而且要紧一点。”

根据这个方法,再来试试👐吧!

2.扎染再尝试

除了用到皮筋这个工具,还有夹子🗜️、玻璃珠🪩、木棒🪵等工具可以使用。一起来试试👐吧!

分析与解读:

《指南》中指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探秘🔍扎染的过程中,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自主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尝试等方法进行亲身体验和操作👋,重点掌握了皮筋的使用方法,锻炼了手眼👀协调、手部👋灵活性,也促进幼儿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叠布的造型和工具,自由组合搭配进行扎染。 

我们的扎染做好👍啦!快来欣赏☺️一下吧!

       快看👀,我们还给原本白色的衣服也变出了漂亮的扎染图案呢!

尝试👋了这么多方法,快把我的扎染方法记录📝下来吧!

分析与解读:

《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持续一段时间的扎染🟦活动,他们较熟练地掌握了扎染的制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同伴🧑‍🤝‍🧑相互合作,感受扎染出现纹理的神奇和图案的乐趣。运用我们身边的表格记录📝下来,发现扎的方式不同后面染出来的图案也不同,最后总结出扎染具有随机性,不一样的扎结,都能让我们的每一件作品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3.小小思考🤔:

除了蓝色,其他颜色🎨的染料也能做成扎染作品吗?

经过讨论💬,👦🏻深深说:“我们吃火龙果的时候总是会沾到手上。”👧🏻棋棋:“手上都会变成粉红色!”…

那火龙果榨成汁也能染色吗?孩子们带着好奇,拿上火龙果汁🩷来试一试👐!

经过实验🧪发现,火龙果汁🩷很容易就能染色,但是颜色会随着晒得时间越长而变淡,甚至一洗就掉色⬜️。看来啊,古人发现蓝靛泥🔵染色成型也是不容易呀!

4.小小思考🤔:

随着孩子们扎染技术的飞快提高⬆️,成功的扎染作品越来越多,展示区都放不下啦,该怎么办🤔呢?

“可以用布做成小花朵。”“可以做成模特身上的衣服。”“我最喜欢蝴蝶结🎀了,我想做这个!”…

染好的布🟦能变成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吗?还是能有神奇的变化呢?在心灵手巧的妈妈和奶奶们的一针一线🪡中一个个漂亮的小挂件们就做好✌️啦!快来看看吧👀!

原来啊,布也能生“花”🪻!甚至还能变成漂亮的一幅画🖼️呢!

分析与解读:

《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与同伴🧑‍🤝‍🧑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探究🔍中发现扎染染料🔵的独特之处和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的历史底蕴,也在亲身实践👋中发散思维🧠,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布能生“花”,体验探究和艺术创造的乐趣😆!

五、感悟收获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蓝染技艺中的扎染🔵,认识了蓝靛泥变成染料的神奇变化,通过布的不同折叠方法,加上不同种工具🧰的花样利用,浸染后展现了不同图案的“花”布。在这场有趣的“扎染”旅途中,孩子们从新奇到喜欢、投入。一方素布⬜️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下,勾勒出美妙神奇的图案,每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带给孩子们的都将是美好童年的印记。对于染料🔵的颜色和染色的方式都有各种奇思妙想🧠,于是我们鼓励孩子去发现去创造,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扎染的课程我们会继续开展下去,还有很多的乐趣和奥秘等着我们一起探究🔍呢!

阅读 12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