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沙漏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跨学科之美 融育人之研——童文婷小学美术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开展“我是北京活地图”“荷香诗韵入画来”探讨活动

创建于06-11 阅读219

  为进一步落实工作室发展目标以及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教育理念,在工作室主持人童文婷老师的整体规划与协调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为原则,工作室扎实开展“每月一聊”探讨活动。在最近两月活动中,以“我是北京活地图”、“荷香诗韵入画来”两课例进行了学习交流,认真领会新课标中关于“跨学科学习”内容的要求,探寻“跨学科学习”的最佳途径与有效教学策略。

“我是北京活地图”探讨活动

  4月15日,在以“我是北京活地图”的课例交流讨论中,工作室成员彼此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认识到了跨学科学习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素养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实施途径。

  工作室成员郭静静老师率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课例的体会,她讲到以美术学科为载体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充分发挥艺术的审美特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随后工作室成员白晓琴老师的交流与分享,使大家对跨学科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谈到美术的学习技能培养与情感体验也是多学科的融合学习,他们通过亲手制作,不仅掌握了基础的绘画技巧,更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被他们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中,使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工作室成员姚莉老师也积极分享了自己学习课例时的心得体会,她指出美术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使人产生愉悦的心灵共鸣。美术与不同的学科内容相结合能有效地激发新的创意。主讲教师分享了教学经验,带领我们一起思考、探索如何发挥本地优势,整合资源,开展有特色的跨学科主题课教学。未来在美术教学中自己将力求从还原思维向整合思维、从分离思维向关联思维、从静态思维向动态思做出改变。

         一次学习、一次讨论既是探寻美术核心素养的实践,也是对艺术新课标、美育新课堂的有效探究。

“荷香诗韵入画来”探讨活动

师徒相携 共勉共进

  在6月8 日的“每月一聊”探讨活动中,充分发挥师徒深度交流,以点为辐射,结合两次不同课例,工作室提出问题导向,进行深入研讨。在活动第一环节师徒同思共进步中,徒弟根据严思方向,汇报自己的思考,师傅结合具体内容进项点评。

  徒弟董志远针对美术知识、美术作品在生活中的运用中讲到美术作品的运用不仅仅是可以装饰环境、美化生活,也可以带入到课堂中去来服务课堂、服务学生。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或者是经过装裱的工艺品,也可以是拍摄出来的照片、视频。如在“荷香诗韵入画来”课例中将绘本带入课堂中去,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探索荷花的秘密,学生在后期完成的作品,可能不仅仅只是一幅画,也能让我们从更多、更广的方面去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师傅王娜老师首先肯定了她的思考方向,并补充道:“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美术的独特价值,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美术学习中提升美术综合素养。”

         徒弟孟贵蜜老师在进行学科融合时,如何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方面汇报时,分别对两个课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她认为所有教学设计的目标都是教师想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得到的收获。教学资源的整合都是以学科自身出发以学科的知识点为基础,与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我是北京活地图”和“荷香诗韵入画来”都充分利用了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媒体条件从而达到整个教学的闭环。师傅仲崇香老师点评时说道:“在进行学科融合时,进行教学资源整合,离不开学生的学案,设计符合其年龄特点,要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

学科融合 关注成长

  童文婷老师在交流讨论中指出跨学科学习不是一味的繁难复杂,而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尊重学生审美倾向、表现差异,让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儿童心理经验建立联系,提高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这种综合性的、开放性的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更可以拓宽学生的学科认知储备,激发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意义上的一举多得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活学活用,自然而然的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转化为技能。

深度学习 赋能课堂

  深耕细作,笃行致远。“每月一聊”是一个契机,只有真正用心思考、主动探究、反复实践,才能真正的从中得出有内涵的体会与反思。在团队分享的过程中,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相互促进、奋发有为,向着更高更远目标不断前进,成为更加专业、有方向、有热情的团队。

阅读 2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