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三准备”——大班育儿知识

.
创建于06-11
阅读 5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儿园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期,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要走向下一个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在这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家长的作用尤其重要,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三准备”。


幼小衔接“三准备”


——大一班育儿知识


01


心理上的准备


独立自主意识的建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家长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家长应为孩子的独立而欢呼,多加鼓励,孩子在不断地尝试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他会为自己的成长而变得自信和快乐


对小学生活向往的激发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如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哇,你都长这么大了。可以读小学了。”“你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啦,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在家长的正面鼓励下,孩子自然很向往成长的快乐以及小学生活


02


习惯上的准备


生活习惯的培养


1、养成良好作息的习惯


家长要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每天保证10-11小时睡眠时间。良好的作息对孩子的健康和精神状态有很大帮助。小学一般一天7节课,上午四节,下午三节,期间还要保证一小时的运动量,因此孩子在小学读书时消耗的体力是很大的,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2、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整理书包等等,大人的过分包办,会使孩子过分依赖大人,尤其是精神上依赖,一旦出现问题就不知道怎么解决。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逐渐学会管理自己,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和学习。


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完成任务意识


孩子的责任心的培养要从一个个小任务开始。在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园大班教师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口头作业,不一定是书面作业,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任务,比如周一来幼儿园时带一个空塑料瓶、带一幅和爸爸妈妈合作的画等等,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配合教师的要求,采取有意识地提醒和及时鼓励的方法,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聊:“教师今天有没有布置什么任务?”“你打算怎样做?”家长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让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完全能承担大人布置的任务,树立自信,培养责任心。


2、培养做事专心的习惯


做事专心是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一个好方法。有些家长很喜欢打断孩子,如孩子正在专注于拼图,家长跑来说:“宝贝吃杯牛奶吧!”结果孩子放下手上的拼图转而喝起了牛奶。这样的打断看似好意,其实是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孩子很难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或玩某一样物品时,我们不要去打断,鼓励孩子坚持玩,不要轻言放弃,这样有助于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时间。


3、培养注意倾听的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在家里,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比如大人说话时,不随便打断,有问题可以等大人话说完再提出来;在听故事时,不能做其他事情;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要倾听同伴说的话等等。当然,父母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说的话,给孩子做榜样。到了小学后,每节课的内容和密度都增加了,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降低学习效率。


03


能力上的准备


1、要做“小能手”


家长让孩子成为生活中的“小能手”。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整理玩具,自己的事情独立完成,不管是能力上还是精神上都不依赖大人。家长还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还有利于孩子的手部肌肉发育,同时还培养了孩子责任意识。如帮大人剥毛豆,叠被子,或是收碗筷、拿拖鞋、倒垃圾,事情不要过多,但要坚持做一样,渐渐地,孩子在成为“小能手”的同时,责任意识也会提高。


2、爱看“大新闻”


鼓励孩子看些知识性较强或是内容丰富的节目,减少孩子重复反复看动画片的情况。提倡给孩子适当地看些新闻,让孩子了解国家大事,拓宽视野,更为今后成为一名有责任意识的中国公民打下基础。现在的小学注重的不只是孩子的书面知识学习,更是注重对社会认知全面发展。


3、乐与“看图书”


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这对孩子的识字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孩子还小,亲子阅读是最好的方式,可以通过阅读提些小问题,让孩子说说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等,多给孩子看绘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发挥孩子想象,让孩子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4、喜欢“交朋友”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交往的意识,如主动帮助他人,主动交些新朋友,只有在交往中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让孩子学会在交往中变换角色,换位思考很重要。只有豁达、宽容、谦逊、自信的孩子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阅读 5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