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讲透: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做?

莉莉
创建于06-11
阅读 2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需求与现况


1、需求端:


十四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将迈出重大步伐,军工行业迎来景气度加速上行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要求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提 2027 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目标要求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


个人认为,2027 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020 年目标和 2035 年目标之间的阶段性目标,十四五期间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时期,预计十四五期间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望不断加速,特别是装备建设有望进一步提速,新型装备有望加速上量,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将进入景气度加速上行期。


2017 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要确保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 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2020 年 10 月 29 日,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指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供给端:


各型新装备不断亮相,加速列装,企业产能正在扩张,行业有望进入供需共振下盈利水平加速提升的新发展阶段。近年来各型新装备的出现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随着各型装备进入加速列装期,面对军工行业景气度加速上行的情形,军工企业开始扩产能。从企业端来看,近两年来多家军工企业 开始扩产能,方向上涵盖了上游材料、零部件制造、军工电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指标变化情况也表明,军工行业整体正在扩产能,特别是在建工程规模和增速均较大的航空领域;军工信息化和军工材料领域则已相对更早地进行了扩产能。随着产能扩张,军工行业有望进入供需共振下盈利加速释放的新发展阶段。


军工企业作为重要的存在,主要集中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虽然各大军工集团所处的行业有所不同,但都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多年来一直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和转型升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低代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突破,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经营模式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各大军工集团也根据自身的特点主动求变,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模式,希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走到前面,加速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譬如,国防科工局从“十三五”开始,早就把智慧院所和智能车间建设作为信息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投资方向之一。希望通过智慧院所/智能车间的信息化能力建设,撬动国防科技工业智慧院所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军工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正向研发水平,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能力的提升,大幅提升军工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军工科研院所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效率,使我国军工科研生产整体能力达到更高水平,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除此之外,部分军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仅推动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还为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例如,航天科工集团在 2015 年创立了航天云网,基于 INDICS + CMSS平台架构( 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云制造支持系统) ,发挥“一脑一舱两室两站一淘金”企业级应用系统优势,围绕平台产品与服务、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服务,通过对数十个柔性化生产协同制造及智能化改造应用实践案例的统计分析,发现普遍缩减研发设计周期 30% ~ 45% ,生产效率提高 25% ~ 60% ,成本降低 10% ~ 30% ,用工减少 30% ~ 60% ,促进了工业服务、工业设备和工业产品的社会化集成共享、优化配置和业务协同。


中国电科从 2018 年起部署“数字电科”建设,统筹推进集团数字化转型,打通各成员单位的网络,实现数据互联,构建数字化高效协同平台和智慧管控平台,提升全集团智慧管控、高效协同、信息共享等核心能力,并构建“物联、数联、智联”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助力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展现“为服务者服务”的理念和赋能赋智行业应用的能力。


航天科技五院围绕航天器总装和环境试验两大主营业务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实践,通过建立总装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实现了工艺三维仿真分析常态化,为厂房适应性验证等工艺设计环节提供了有力的方案验证与优化手段,经仿真验证的总装一次成功率达97% ,通过热试验设计平台,对星船最终参试状态及工装实物进行数字化快速重构,形成轻量化模型并开展虚拟试装,该平台已在部分重点型号热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设计效率提升了 30%。


二、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数字经济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利用数字技术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价值,加快推动了各行业的数字化变革。


数字化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


数字化以数据作为企业核心生产要素,要求将企业中所有的业务、生产、营销、客户等有价值的人、事、物全部转变为数字存储的数据,形成可存储、可计算、可分析的数据、信息、知识,并和企业获取的外部数据一起,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实时分析、计算、应用来指导企业生产、运营等各项业务。


数字化变革了企业生产关系,提升了企业生产力。


数字化让企业从传统生产要素,转向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从传统部门分工转向网络协同的生产关系,从传统层级驱动转向以数据智能化应用为核心驱动的方式,让生产力得到指数级提升,使企业能够实时洞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实时做出最优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1、从国家战略视角看数字化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低代码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国家层面推动的变革,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2、从时代需求角度看数字化


一方面,现代战争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信息化、智能化作战成为主流。这就要求军工企业能够快速响应,提供更加先进、智能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支持。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让军工企业对战场态势有更精准的把握,从而更好地研发和生产适应新战争形态的产品。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不同作战场景下的装备需求特点,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其他行业纷纷利用数字化实现了效率和质量的大幅提升。军工企业如果不能跟上这一步伐,将在资源调配、协同合作等方面处于劣势。数字化能打破传统的信息壁垒,促进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3、从竞争力提升角度看数字化


数字化可以优化军工企业的生产流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能大幅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比如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监控和维护,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同时,数字化能够加速创新步伐。借助虚拟仿真等技术,在研发阶段就可以进行大量的模拟和验证,减少实际试验的成本和时间,更快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而且,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更广泛地收集用户反馈和市场信息,为持续创新提供有力依据。


此外,数字化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可视化、精细化,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和调度,增强企业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对于军工企业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三、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领域


1、生产制造数字化: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流程优化: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去除冗余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研发设计数字化:

协同设计: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虚拟仿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模拟和验证,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3、供应链数字化:

智能物流: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物流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可视化: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实时掌握供应链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虽然部分军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导致军工企业的实际转型效果不佳,更难以向社会大规模推广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和服务,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一是没有以数字化为核心推动整个企业的转型升级


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打破传统的认知边界。我国很多军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流于理念和口号,仿佛只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低代码等新技术就能迎刃而解,实际上只是发展了某些新型数字化业务和应用了某些内部信息化系统。


由于过去军工集团强调自我配套、自成体系,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相对独立,尤其是军工行业在建设初期形成了一所一厂的格局,人为造成了设计和制造隔离,导致军工企业难以从思想、战略、管理、业务等各方面进行彻底的数字化转型。


(2)二是难以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


我国很多军工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往往会参照某些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做法,但在落地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导致军工企业科研生产具有高资本投入、高技术门槛、长周期、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难以直接复制应用。


而且军工企业还会受到军民体制条块分割、利益固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改变原有生产经营模式的动力不足,加之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近几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数字化战略变化极大,大多数军工企业对于适合数字化转型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仍处于观望和摸索阶段,亟需突破性的进展。


(3)三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合作共享不足


我国军工企业由于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市场竞争等方面原因,在融入全球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时还显得非常保守,体制机制明显落后,与其他组织结构的开放互动明显不足。


各个企业根据各自的需求采集和使用数据,形成了类似于“烟囱式”的体系架构,甚至出现了很多企业重复研发的情况,产生了各种“数字鸿沟”,大大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效率,削弱了军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自主创新能力。


(4)四是存在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


在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既懂军工业务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这类人才相对匮乏,招聘和培养难度较大。一方面,军工领域具有高度专业性和特殊性,找到熟悉该领域且具备数字化技能的人才并非易事。例如,在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能对军工的特定需求和流程不够了解。另一方面,培养内部员工掌握新的数字技术也需要时间和资源,可能会出现培训效果不理想或人才流失等问题。


人才不足会导致数字化项目推进缓慢,无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影响整体转型进度和效果。比如,在搭建智能化生产系统时,由于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可能导致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运行不稳定。


(5)五是受观念体制障碍的影响


一些军工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可能存在传统观念,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他们可能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流程,对新技术、新模式存在抵触情绪。例如,一些老员工可能认为现有的工作方式已经足够,不愿意改变。这种观念上的滞后会阻碍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体制方面,军工企业可能存在较为僵化的管理体制和决策流程,不利于快速响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繁琐的审批流程可能延误项目的实施,部门之间的壁垒可能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和协作困难。比如,在推进数字化项目时,可能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和协调,导致项目进度缓慢。而且,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可能由于体制原因而难以实现。


五、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军工企业,包括企业和地方军民融合企业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未来整体市场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对于军工企业,目前产品市场及军方对产品研发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越来越严格,对产品的交货期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市场全球化、军民融合、技术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国内外军工企业之间,军工企业与其它国有民营企业之间围绕产品技战指标、质量、成本、交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因此,对外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发挥企业军工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形成产业数字化优势;对内要聚焦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协同和效率协同;总之,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基于市场和客户需求是根本,基于智能制造、内部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是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


数字化转型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低代码等新型技术仅是实现数字化的技术物理基础,数字化转型更是对企业业务形态、产业链、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进行重塑的过程,因此,必须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军工企业要立足自身业务,科学制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明确转型方向、目标和重点,协同勾画智能制造模式、经营模式和技术创新蓝图愿景,分级分类、分周期推进,确保战略、业务、技术层面协调一致,同时进行动态优化迭代,确保数字化转型按正确的轨道推进。


从顶层设计角度讲,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要实现以下目标:


(1)围绕战略目标实现和集团管控,是实现数字化集团管控和战略管控,高效协调资源,控制风险,畅通业务流程,满足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和组织延伸对集团管控提出的挑战;


(2)通过构建敏捷的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研发体系,实现产品设计创新的高效、协同和资源共享,在不同制造生产单元之间、企业与研发之间,研发与生产之间实现无缝衔接,提高技术创新产出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实现依靠技术创新来引领市场和客户需求;


(3)实现军工产品生产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柔性化、数字化),实现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设备自动化、机械少人化、管理可视化,排成柔性化,努力实现规模化定制,高效率低成本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4)实现从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柔性制造、品质数字可视监控、市场信息采集、产品用户服务的全过程全环节的敏捷化和数字化,能快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


(5)实现基于财务核算系统的决策高效化,对分公司、研究院和下属生产制造单元实现财务信息采集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有效统一,提高财务信息的深度分析、预警管理,并进行高效决策;


(6)实现基础服务和职能服务的共享,在企业内部,对不同制造单元、不同研发机构的基础管理模块及管控条线进行信息和服务共享管理,减少流程环节和用人成本,提升管理决策效率;


(7)实现军工企业数字安全预警管理便捷化,对企业安全管理、现场管理、隐患管理、企业财务预警管理实现及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8)实现企业数据管理平台等硬件设施与软件的自主可控和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需要软硬件的基础设施,对重要数据资源进行备份和安全管理,采用国内自主技术,避免安全隐患,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提前开展并储备信息安全防御能力建设;


(9)围绕企业数据资源禀赋和业务特点,不断构建基于大项目驱动、技术驱动和客户和市场驱动的数字化业务新模式,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数字化创新,构建行业数字化新模式,实现行业和生态的数字化转型。


2、数字化转型与组织变革和业务流程变革进行有机统一


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对企业原有运营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变革,重点和难点是组织与流程变革,进而涉及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与调整;因此,重构业务流程,重塑运营体系,重建组织,将业务、运营与数字化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与组织和业务流程变革的有机统一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


根据军工企业自身业务产品形态、价值链、产业链进行新型数字化业务模式创新,企业要通过深入分析和创新融合,实现数字化管理,下面是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部分案例,供研究参考。例:


以产品研发体系为核心内容的AEOS(航空发动机运营体系)建设,加速航空发动机核心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对科研生产的数字化支撑能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构建模型和数据驱动的科研生产数字化体系,提升型号协同研制水平,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完善航天型号产品数字化协同研制环境,强化虚拟设计与仿真验证应用,提高设计效率;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2015年创立了航天云网,基于INDICS+CMSS平台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云制造支持系统),发挥“一脑一舱两室两站一淘金”企业级应用系统优势,围绕平台产品与服务、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服务,通过对数十个柔性化生产协同制造及智能化改造应用实践案例的统计分析,发现普遍缩减研发设计周期30%~45%,生产效率提高25%~60%,成本降低10%~30%,用工减少30%~60%,促进了工业服务、工业设备和工业产品的社会化集成共享、优化配置和业务协同。


中国电科打造了WE全自助可控数字智能工作环境,实现了集团管控、运营管理、设计生产等各方面的全覆盖,为全集团和党政军相关客户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采集、共享和使用环境,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效。


3、加强军工企业数字化网络安全建设


我国军工企业由于使命责任、历史沿革、行业领域等方面的独特性,导致多个方面与一般企业有着明显差异,这些独特性大大提高了军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难度。


(1)在数据安全方面


军工企业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和机密数据,如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研发进展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保护机制,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在网络架构方面


军工企业的网络通常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既要满足内部高效协同办公的需求,又要与外部相关机构进行安全的信息交互。这就要求构建更加稳健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网络布局,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在人员管理方面


军工企业的员工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


除此之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新的安全威胁也层出不穷。军工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技术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完善安全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切实保障企业的网络安全,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4、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四个保障


(1)数字化思维变革保障


军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客户需求,必须根据自身的使命责任和企业特征,建立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战略视野和具体的实施路径,塑造“数据思维”,洞悉市场变化趋势并设计商业模式,根据企业的管理、技术和业务等方面特点描绘具体的分步实施路线图,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行定期回顾和更新,以确保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2)要加强文化和组织保障


企业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和推广应用数据驱动进行分析和决策,接受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培养数据文化,构建数字化转型的土壤和环境;成立专门数字化转型推动机构,根据数字化转型的要求进行组织和流程变革,在组织上进行保证才能迈上真正数字化转型之路;


(3)要加强技术保障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5G、区块链、低代码等主流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且日渐成熟,军工企业要接纳并采用新兴技术,推进技术中台建设,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完善技术支撑管理体系,为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要建设人才保障体系


加强数字化人才储备与培养,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专业化人才的培育和储备,军工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复合型人才建设。


六、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


该案例搜集于:织信Informat官网,侵删。


1、项目背景:


客户作为国产大飞机的主研单位,科研实力雄厚,为我国军民用飞机研发制造做出突出贡献。


2、客户需求:

客户作为大型国企的上游设计单位,希望建设一套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平台,集中管理项目的综合、资源、范围、进度、质量、风险、沟通等要素,实现项目从立项、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等全要素全过程集成管理,集成其他业务系统数据,通过可视化方式,全面分析多项目健康、收支、重大里碑、资源负载等关键指标,为管理层提供高效决策依据。


同时,为响应国家信创工作要求,客户希望选择能够适配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及桌面应用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作为平台构建的技术选型。


3、解决方案


基于织信低代码平台的集成性和无限扩展性,搭建以项目群管理和企业综合运营管理为核心的一站式管理平台,实现多项目管理和跨系统流程集成,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项目群管理:从项目立项、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等全要素全过程,搭建多级并发项目集成管理系统,所有项目进度、关键指标全盘掌握。


多流程集成:基于织信低代码平台的集成能力,搭建跨系统、跨业务部门的流程系统,实现包括OA、人力资源等业务流程的一站式管理。


指标可视化:项目进度、业务流程等数据全部集成可视,全面分析多项目健康、收支、重大里碑、资源负载等关键指标,为管理层提供高效决策依据。


4、方案效果


管理系统国产化:响应国家信创工作要求,自主搭建完全适配国产操作系统的管理平台,符合大型国有企业对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高标准要求。


战略部署灵活化:摆脱了过去系统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人力投入重的困境,加速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信息化战略部署的落地,投入少,见效快。


写在最后的话:


建议军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初期阶段,首先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数字化工具来帮助企业进行全方位赋能。因为很多时候,合理有效地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让企业业务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


比如我们公司正在用的低代码平台:织信Informat,这个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内置AI助手、组件设计器、自动化(图形化编程)、脚本、工作流引擎(BPMN2.0)、自定义API、表单设计器、权限、仪表盘等功能,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数字化系统。如ERP、MES、CRM、PLM、SCM、WMS、OA、项目、企业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以上内容,不管说得再天花乱坠,都不能代替工具本身,好工具,值得大家切身体验。

阅读 2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