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1日下午,共青城市中学历史组举行了青年教师公开课与读书沙龙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以及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
首先,曹买娟老师作为历史组青年教师代表带来了一堂异彩纷呈的课堂——《古代两河流域》。
曹老师利用问题——哪里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花园?你知道新巴比伦王国在哪吗?历史上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又有哪些伟大的成就?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堂。
紧接着,曹老师为便于学生理解新知,利用图片、文字和视频材料逐个介绍本课的两大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巴比伦王国。课堂衔接较为密切,师生互动较多,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重难点突出,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其次,历史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龚振组长和朱东云老师一致认为曹老师课堂整体不错,讲解本课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突出,但知识点讲得过于细化,内容需要精简。张理老师建议由于教材改革,现代史划分有了新的变化,在课堂导入时需要给学生建立单元框架,便于学生知识脉络的梳理。魏蓉蓉老师则提出讲解《汉谟拉比法典》内容时,可以摘取法典原文条款总结提炼,进一步突出本节课重点。刘耕宇老师从图片入手,建议讲解“楔形文字”时,图片选取尽量选择清晰图片,便于学生理解楔形文字是用树枝在粘土泥板上刻字的一种文字,防止混淆。周衍池老师从纵横对比出发,强调可以适当拓展一下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对比,适时突出古巴比伦文明仅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部分,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个评课过程讨论激烈,教师们获益匪浅。
再次,历史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读书沙龙活动。本次读书沙龙与以往不同,采用全体教师共读一本书形式,由龚组长进行主讲。
以下为龚组长的读书感受:说到黄仁宇,都会提到他的《万历十五年》。黄选取一个代表性的年份,用极富文学性的笔法描绘出表层下的制度本质。此书雍容深邃,兼有优美的文笔,很容易沉浸其中;而他提到自己的“大历史观”,也颇能引起好奇:这是怎样一种方法论?这种思想方法用于其他的朝代会有什么独特的结论呢?
这是我看这本《中国大历史》的动机。而作为一本以思想方法命名的通史,需要解决的也是这两个问题:
1.是什么:什么是大历史观,它与一般史观的不同在哪里?
2.怎么做:如何用大历史观分析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呢?
什么是大历史观?简单来说,大历史观是从长远的视角,整体全面地看待历史事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归纳,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
历史组其他老师也深有其感。陈芳雨、刘开莲、吴紫烟和王利婧等几位老师一致认为“经典永不过时”,该书的一些观点视角至今让人耳目一新,是一本很好的历史书籍,展现了中国历史脉络和深层逻辑,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走向和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最后,全体历史组教师共同庆祝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