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笔者题记
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不管多忙,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读着读着,就品味出余秋雨老师所说的“读书,就是读自己,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读书,深入体会书中的内容,共鸣,升华,扩大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书中读自己,渡自己,知书达理”的真实内涵。
今日的天空,被厚重的阴霾笼罩,细雨羞涩地藏在云层之后,迟迟不肯露面,只留下一片灰蒙蒙的静谧。
在这样的氛围里,我的身体也不自觉地变得慵懒,渴望寻一个安静的角落,将自己完全融入这份宁静之中。于是,我决定享受这难得的独处时光,沉浸于读书与品茶的修行之中。
前段时间,妹妹在临走北京之前给我送来了一盒名曰“乌崬凰 鸭屎香”的乌岽单丛茶,恰似这场修行的良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取出小外甥女结婚时送的富于古色古香韵味的精致紫砂壶,光是想象着用它来泡茶,便心生一股难以言喻的愉悦。
我小心翼翼地洗净茶壶,如同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随后,从茶罐中轻轻捻起一撮茶叶,略带弯曲的茶叶丝带着乌岽山间晨露的清新,缓缓落入碧亮的紫砂壶中。
热水细细地注入,茶叶在水中渐渐舒展开来,它们宛如优雅的舞者,在水面上轻盈地旋转、跳跃,演绎着属于它们的舞蹈。
茶香逐渐四溢,那是岁月沉淀的醇厚,是时光镌刻的韵味。每一片茶叶都像是承载了无数故事的老者,在沸水中舒展,释放出深藏已久的芬芳。
大约十分钟后,我轻轻的啜一口热茶,茶香在口腔中缓缓弥漫,仿佛能品味到岁月的流转、日子的悠长,好似道家悠闲清静的“壶中日月”。
这一刻,我深深沉浸在这样的孤独中,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静谧。
茶,不仅是日子的印记,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它记录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与变化。每一杯茶,都是一段时光的缩影,让我们在品味中回味过去,展望未来。
在这样的时光里,书是最绝配的搭档。我随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由著名作家格非所著,曾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江南三部曲”之三《春尽江南》。这本书是我前不久才从银川市金凤区图书馆借阅的。翻阅书籍的扉页和封底我才知道:格非老师是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清华大学教授。他是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风格鲜明。
“江南三部曲”是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索,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
当走入书里,细细品读。无论是《人面桃花》《山河入梦》,还是《春尽江南》,聚焦点却都是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现实。小说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数年,叙事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却长达二十年。
作品围绕江南大家闺秀陆秀米对“爱情和理想”梦的“追寻”;秀米之子,40岁的梅城县县长谭功达与出生于大资本家家庭,20岁姚佩佩之间的一段“曲折爱情”故事;谭功达之子谭端午与妻子庞家玉“诗人与律师,婚姻与房子,种种平民故事把生活悲情毫不吝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还通过三代人,四位主人公及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衍变,广泛透视了个体人生在社会剧变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精神困境。
作者以令人感佩的诚挚和勇气,用逼近时代粗粝的犀利文笔,深度切中了这个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
那些具有浓郁的诗的修辞特征和古典气韵,构成了小说叙事整体上的苍凉美感,人物、历史、人性故事传达着作家对生活与世界的独特理解。让那些苍凉、粗粝、犀利、经典的文字语言仿佛有了生命,它们跃然纸上,与我的心灵产生共鸣。我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感受着作者笔下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也在其中回观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文字,是灵魂的养分,它滋养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智慧的力量。它像是一位智者,坐在你身边,与你促膝交谈,为你答疑解惑,和你一起享受这片刻的安静。
我转身坐在了电脑前,操起了键盘和鼠标,开始书写此刻的思绪。那些文字在我的指尖跳跃,犹如有生命的精灵。书写,是心灵的疗愈,它让我与自己对话,与过往和解。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平静与安宁。喝茶,读书,独处,在这样的时光里,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温馨,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与意义。
余华老师说:读书有所感悟,收获了,感受了,这本书对我们来说就是有意义的。
书中未必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书中也不一定有成功的秘籍,但一定能让你悄悄成为更好的自己。
坚持读书,能让你获得精神的富足、生命的丰盈,建立独立而尽善的认知体系。
一本本读过的书,都将垫起你的人生高度。
请放下手机,把刷屏的时间用来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