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华名师发展工作室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育”见劳动---初中英语融合劳动教育教学实践陈少华名师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

创建于2024-06-11 阅读3183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䓍胜花时。2024年6月4日,集美区初中英语陈少华名师发展工作室活动于乐安中学如期举行。本场活动的主题为“育”见劳动---初中英语融合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由工作室成员黄华榕老师主持,工作室成员王斌老师、潘梦琪老师分别开设现场课例教学,同时很荣幸邀请到周大明教授莅临指导。

示范引领,探索课堂融合新样态

王斌老师通过5W1H进行写作篇章结构的展示,融合近期“火遍全网”的乐安中学四名见义勇为学生的真实案例,有效利用已知为学生们创设真实的劳动语言环境,使得英语学习与劳动教育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王斌老师执教中考话题写作---

Labor Education

潘梦琪老师利用乐安中学与孙厝社区联合创办的志愿者活动,一站式地进行任务操练,创编对话,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使用英语,乘着爱的翅膀帮助他人。两位老师最后的板书呈现令人眼前一亮,使得本次的教研活动主题得到升华。

潘梦琪老师执教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以评促长,聚焦课堂融合新进阶

两位授课教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后,工作室成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评课交流活动。这两节课给听课老师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各小组经过热烈讨论后,派代表分享了听课感悟。

开课老师分享开课思路

西亭学校的罗海容老师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时常对话题写作课感到困惑,感谢王斌老师的课堂让我们了解了如何助力同学积累句式,使用各类连词及修饰语提升写作。

一、以真实事件为基石,筑牢写作根基

本节课以学校好人好事为写作出发点,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融入真实情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也能感受志愿服务的魅力和价值。

二、紧扣叙事文六要素,构建清晰框架

学生观看照片及视频找出叙事文的要素后,特别引导学生发现缺乏how要素,不但为后面的任务7做铺垫,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写作框架,相信在要素引领下进行写作,能够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三、教师引导梯度递进,助力学生稳步前行

通过不同写作任务,从看图写句,补充连词串联句子,运用连词扩充文章,添加修饰性表达,最后呈现出4个不同level的作文,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作文差异,体会作文润色的重要性。从简单的句子构建到段落组织,再到整篇文章的构思和修改,搭建脚手架,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操练中逐步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板书设计独具匠心,直观展示劳动主题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富有巧思,王老师将“劳”字融入到板书设计中。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教育的主题,相信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五、德育渗透贯穿始终,培育学生全面素养

除了刚刚几点中提到过的真实事件,板书设计外,写作中not only but also,at once,especially等词语的运用,及任务7思考表达自身感受,引导学生回顾事件当下的情景,感悟背后的志愿服务之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写作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德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罗老师还对本节课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其中任务8中的评价量表可以再细化,例如内容维度,内容要素5w1h;连词:并列连词,从属连词,修饰性表达等,与前面的课堂挂钩,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对于潘梦琪老师的单元复习课,乐安中学的韩燕玲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首先梦琪老师基于劳动教育文件的提出与乐安中学学校发展特色,整合单元语篇创设活动,让复习走进生活。联合孙厝社区举办的志愿者体验活动在第一站到达了敬老院,创编听力语篇,在听中通过表格设置提取志愿活动的句型和意义,本环节带着学生们提升句型表达,如使用not only but also来连接。限时背诵志愿者能够在敬老院里做些什么,巩固了句式表达。第二站来到了宠物医院,咦,在宠物医院的公告栏上有这样一则通知,快看!创设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复习所学。设置超级扭蛋机的游戏环节来操练在宠物医院的志愿者活动和意义句型,趣味横生。接着第三站来到了阅览室,结合习题,在短文填词积累写作素材。后续全班操练短文填词,从中提炼篇章写作结构ORE,opinion reasons example,给予提示。最后运用所学完成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

她认为这节课值得大家学习的点是,梦琪老师每个任务环节都有评价表的出现,有助于学生们调整学习策略。同时通过自评他评师评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最后,板书呈现让我们带着爱的翅膀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她指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可能是借班上课,学生的配合度不高,课堂氛围不太高涨积极。同时操练面不够广。

各校代表交流评课学习

灌口中学林杰老师评课稿

上塘中学郭丽鹏老师评课稿

杏南中学郭义容老师评课稿

同时,周大明教授充分肯定两位开课老师的精彩呈现,他分别用三个字来评价王老师和潘老师的复习课。对于王斌老师的课,他用“新、真、高”三个字来进行点评。“新”指的是导入的视频和图片素材新;“真”指的是王老师创设的语言学习情境非常真实;“高”指的是学习程度进行梯次拔高,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同时,他还用“实、简、高”三个字总结潘老师的单元复习课。其中,“实”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踏实到位,整节课都是让学生用中学,学中用;“简”指的是潘老师的任务链简洁明炼;“高”则指的是最后大任务的输出具有非常高的人气,同学们争相上台演讲。最后,他对工作室成员们的慷慨分享表示深深感谢,并期待日后共同见证教育之花的绽放。

周大明教授点评

讲座赋能,引航课堂融合新提升

活动的最后,少华老师给全体老师带来了一场题为——《“育”见劳动——初中英语融合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的讲座,将英语学科如何在课堂上融合劳动教育倾囊相授。本场讲座中,少华老师从劳动教育的背景提出、理论知识&真题链接、教学实践、教育思索、共勉等一系列内容娓娓道来“育”见劳动之美。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少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其他老师劳动教育结合英语课堂的真实课例,通过这些教学案例,老师们切实地掌握到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给工作室的成员们指明了授课方向,同时使得工作室的成员们更加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课堂融合的重要性。在未来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将更加坚定地培养学生们以劳养德,以劳增技,以劳促智,以劳扬美,使其成为一名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者”。

陈少华老师分享的讲座——

《“育”见劳动——初中英语融合劳动教育教学实践》》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工作室的成员们相悦同行,共学、共研、共成长。之后我们将在融合劳育路上一同努力,一同思考,一同探索,一路前行。此次教研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又一次凝聚智慧,在原有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融合创新。相信在陈少华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今后将不断采撷研修,且悟且行,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期待一步步的脚踏实地终将带来繁花似锦。

撰稿:乐安中学 韩燕玲

图片:乐安中学 黄冰慰

编辑:灌口中学 潘梦琪

一审:乐安中学 黄冰慰

终审:乐安中学 陈少华

阅读 31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