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端午安康

六年十二班
创建于2024-06-11
阅读 7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据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让我们来到六年十二班看看吧。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而成的食品,形状像三角形,外面用竹叶或者菜叶包裹。各地的粽子口味不同,有咸的、甜的、辣的等等。吃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而死,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把糯米包裹成三角形,扔到江里喂鱼虾。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食品称为“粽子”,并在端午节食用。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习俗。比如,人们会在门口挂艾叶和菖蒲,以驱邪避瘟;还有踏青、插艾草、饮雄黄酒等等。这些习俗都是为了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佩戴香囊。香囊是一种用布料制成的小袋子,里面装有香料和草药。人们佩戴香囊的目的是为了驱邪避瘟、祈求平安。不同地区的香囊制作和佩戴方式也不同,但都有着相同的祈愿。

结语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节日。无论是吃粽子、赛龙舟,还是佩戴香囊,都是为了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祝愿大家端午安康!

图:六年级十二班家长

文:6.12家长董超

审核:学生成长中心

阅读 7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