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是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教育方式,承载着智慧的传承和技艺的延续。在这一年里,师傅用她的经验和智慧,引领着徒弟们探索未知的领域,走过了一段充实而难忘的学习之旅。6月,丛菲导师团队积极开展“师带徒考核课”。在丛老师的引领下,团队的五位徒弟进行了考核课的交流研讨。
本次徒弟考核课共5节,每次活动分为两项内容:1.徒弟考核课;2.活动研讨。
徒弟考核课
徒弟考核课1
授课教师:吴炳坤
授课班级:三(5)班
授课内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备课思路: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文具店购物情境,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有比较直接的帮助。“做一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后面学习复杂小数加减法的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数加减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对元、角、分也比较熟悉。且三年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徒弟考核课2
授课教师:李杰
授课班级:四(4)班
授课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
备课思路:
学生基本理解了列和行的概念,并能够使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学生在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方面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理解数对表示方法上存在困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意识到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互动环节设计得当,但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以避免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学习。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难点,我通过具体的练习和反复强调规则来帮助学生理解,但发现需要更多的实践和个别指导来帮助学生巩固。抽象思维的培养方面,我尝试通过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抽象到平面图,但部分学生仍需更多的时间和练习来适应。课件的使用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但我发现需要减少对课件的依赖,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积极,但需要更明确的目标和指导,以确保讨论的有效性。课堂总结时,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回顾,但可以采用更多样化的方式,如让学生自己总结,或者通过小组分享。
徒弟考核课3
授课教师:陈万琪
授课班级:一(2)班
授课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备课思路: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基础。在新课开始之前,进行了6道相关的口算题进行复习,并且要求说出算式的计算过程,为后面的算法学习作铺垫。教材展示的画片案例图,能够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加法问题,不仅复习了三句话说问题的知识,也在解决问题中提出新知。在自主探究中,学生已经有以往的摆小棒经验,能够将算式用小棒表示出来,直观感受“满十进一”。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学生更能体会到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巩固练习设置了一道思维开放题,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加,掌握本课的重点。
徒弟考核课4
授课教师:翁梅珍
授课班级:二(6)班
授课内容《三位数笔算减法(隔位退位)》
备课思路:
以学生感兴趣的心理活动越作为情境的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个位上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一但是十位上是0,学生借助计数器理解:十位上是0不能退于是从百位退一到十位上当10,然后 再从十位上退一,这时十位上只剩下9个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徒弟考核课5
授课教师:许小燕
授课班级:一(4)班
授课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备课思路:
回顾学生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以及不进位的笔算,激活经验。出示情境图,说信息提问题,通过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明确: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可以把这10根捆成一捆。个位上10个珠表示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随着结合操作介绍进位竖式书写,个位满十如何书写。借此让学生深刻体会计算竖式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说竖式,熟悉计算过程。最后再总结对比以前学习的笔算,列竖式计算该注意什么。
活动研讨
徒弟考核课结束后,老师们进行讨论,丛老师针对每位徒弟的具体讲课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吴炳坤老师在教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在这节课虽然在导入的时候让同学们回顾旧知,但没有与新知衔接好,导致使得本节课的导入仅仅就是一个开头的作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采用很好的直观的教学活动,仅仅是采用了情景式的图片链接本节课的内容,没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缺少让同学们合作活动、合作探索的过程,没有让学生得到充分操作体验。也缺少了交流与表达,整堂课中同学们说的太少,都是老师在说,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缺少了培养,表现不佳。在总结的过程中,太碎片化,同时老师也过于话多,缺少让学生自主总结的经验。
李杰老师本次课程“用数对确定位置”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学生对列和行的概念理解良好,但在将具体情境抽象为数对时,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困惑。教学中,使用了创设情境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互动环节需要更加细致的指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教学难点的处理上,李杰通过反复练习和强调规则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意识到需要更多个别辅导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此外,课堂总结环节可以更加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总结,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陈万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算理的讲解不清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展示摆小棒的过程中,10根小棒合起来是1捆小棒的动态过程没有体现,没办法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满十进一”的思想,同时,在教学中也没有向学生强调“满十进一”;二是忽视算理中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在教学中没有体现算理的意识,没有让学生说出“4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是10个一”、“10个一是1个十”,在呈现算理时速度较快。 巩固练习的思维开放题,应该让学生自行发散思维想出多种可能性。既是思维开放,如果教师把可能性全部呈现出来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翁梅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拨计数器的环节可以换成黑板磁吸计数器来展示, 重点让学生通过观看计数器的演示理解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而不是个位直接向百位借一,学生能够顺势理解百位上的一退到个位上变成10个十,个位再从十位上借一个十。
许小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探索34+16的时候,可以不向学生提出要求,摆小棒或者拨计数器,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当个位满十的时候,该怎么书写,应该结合小棒没有单根的,计数器个位没有珠子,说个位该怎么书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3.提问把什么变成什么太宽泛,可以更具体点,把几个一和几个一合起来变成了什么。
一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师带徒的考核课已接近尾声。在这一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知识的探索、技能的磨砺,更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蜕变。
回望这段旅程,我们仿佛能听见时光的回响,每一个努力的瞬间都镌刻成永恒的印记。师傅的悉心教导,徒弟们的勤奋好学,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师徒乐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坚持、如何合作、如何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