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言论之我见

创建于06-10
阅读 2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育儿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过程。孩子太乖了你会纠结,孩子调皮了你也会气氛。其中的分寸如何把握?育儿是否有一条标准的道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针对问题本身还是针对孩子性格?日常育儿过程中,我们又有多少自认为正确的伪言论呢?

     以下是一些家长经常用来教育孩子的言语,乍一看非常有道理,也非常有教育意义。但深思之后会有怎样的影响呢?针对这些言语我也开始了反思。

     “不吃学习的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这是家长经常用来鼓励孩子的言语: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扫大街、拧螺丝……用这句话警醒孩子,先苦后甜。

   这句话有问题吗?没有任何问题,也许你会说这句话在暗示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这是个事实;也许你会说,这句话在强调学习万能论,但如果能刺激孩子学习,那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这句话真能让孩子突然大彻大悟,爱上学习吗?实际上并不能!所以这一句很可能成为只有心理暗示的无用功。我们认真学习,以后生活该吃的苦还是一样少不了,学习只不过是让我们面对生活的苦时,有更广阔的胸怀,和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可以多一些选择。这是学习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能否不要告诉孩子:学习很苦,但你必须要学习?我们知道,越有资质的人越努力,越是聪明的人越自律。没有任何一个好习惯是一句话可以刺激出来的,对的言语不一定合适。所以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去挖掘自己的智慧。

     “他打你时,不要怕,大胆打回来”,这句话看上去,很多人会觉得过份。但仔细想想,这是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常用的一句话。这句话其实很好,在越来越阴柔风的文化下,教育孩子血性很重要;也从一定的角度让孩子直面问题。但这句话适应吗?

    我们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说这一句话?孩子被欺负了,但你没看到孩子的反抗,孩子吃亏了!但回头看看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被欺负,性格软弱?个头矮小?我们要鼓励孩子反抗,但不要刺激孩子去受伤,更不用引导孩子偏激化。我们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问题。

    这句话引申的问题是用成人的得失论去衡量孩子。任何一个圈子都是正态分布的,每一个团体都需要孩子自己去找到自己的角色!得失需要问孩子自己介意不介意。孩子社交的重点是保护自己,然后融入。

   “遇到事情,告诉老师。”这句话太应该了,有问题找老师跟有事情找警察叔叔一样重要。可是,我们做过学生,那时候我们会喜欢打小报告,什么事都告诉老师的同学吗?这类同学会不会大概率就被疏远了?

    遇到事情,分情况,什么事情!小问题,我们何不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呢?自己解决不了向老师请求帮助,但无论大小,回到家跟家长分享!

   小的时候都喜欢有个性,性格飞扬的同学。我们要教孩子坚持自己的个性,坚持自己的处事方式,理直气壮且理所当然,前提是正确!

    面对集体惩罚时跟孩子说,这不是你的错,甚至抗议老师的惩罚。我们都知道,在一个集体犯错而受惩罚时,总会有一些小孩被牵连。本身没有犯错,依然被一起罚了。这个时候总会有家长抗议老师的做法,或者是私底下告诉孩子,你没错!是的,孩子没错,但不要暗示孩子,你受委屈了!

      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培养一个孩子领袖性格的基础,人终究是群体生活的,一个个团队,一个个组合,无不在上演一个个小委屈!

阅读 2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