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地点:娃娃家
观察时间:2024年6月4日
观察幼儿:轩轩、灿灿
幼儿对于娃娃家兴趣浓厚,通过日常的观察,教师发现幼儿对于“生病”这一话题很感兴趣。并且幼儿自己有生病的经历和被人照顾的经验。教师着重在娃娃家投放药瓶等材料,为幼儿进一步进行游戏提供支撑。
在材料投放前,教师对于药瓶等材料进行了介绍,介绍了这是什么药、有什么作用,以及使用这些材料的注意事项,确保幼儿安全。
区域时间开始了,在教师讲解新材料后,幼儿很感兴趣,很多幼儿都快速地选择了娃娃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今天娃娃家发生的有趣的游戏吧!
灿灿:老师这个椅子可以放平吗?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灿灿和我一起进行尝试,椅子放平了。
灿灿把怀里抱着的娃娃放在了椅子上:他生病了,这样躺着可以舒服一些。
轩轩:医生来了
很多宝贝都关心的围了过来
睿睿:他生病了
轩轩:我们给宝宝量体温吧。把他放到这里,他就不会难受。
灿灿在轩轩的提醒下,把娃娃调整了位置,把头放在了靠枕上。灿灿拿出来体温计,在娃娃胳膊底下进行测温。
灿灿测量完了后,仔细地看着体温计:他发烧了。我们要给他喂药。灿灿拿起来一个绿色瓶子的药就进行喂药。
琳琳和二宝也关心地看着娃娃,二宝也拿出来一瓶药想喂给娃娃。
灿灿拿过二宝手里的药,和自己手里的药一起看了看,两瓶药都给娃娃吃了下去。
糖宝递过来一瓶药给灿灿:这个吃过没
灿灿又去拿过来一块小蛋糕,把药递给了琳琳。灿灿:吃点蛋糕吧!喝了药,药有点苦。
灿灿搬过来两把小椅子,灿灿和二琳琳一起坐在了椅子上。灿灿:给宝宝测测体温吧。灿灿伸直胳膊:你俩是客人,我俩才是医生。我来看看宝宝。你俩是客人,我俩才是医生。宝宝在睡觉,还不能看。
糖宝也走过来了,灿灿对他说:宝宝发烧了。
睿睿递过来体温计:医生快给宝宝测测体温吧!
灿灿接过来体温计,再次将体温计塞到娃娃胳膊底下。一会灿灿又仔细看着体温计:他不发烧了!
教师此时走了过来:刚刚宝宝发烧了吗?
灿灿:是的。
教师:那你们是怎么帮助他的?
轩轩:我们照顾他。
灿灿:给他吃药。
琳琳:我一直在他旁边
教师:你们用了这么多好办法,下一次,还可以找一块湿毛巾帮宝宝擦擦身体,他会感觉更加舒服的!
❤教师分析:
角色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关研究表明角色游戏是幼儿身心投入的过程,是获得动作、情感、语言、认知等多方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娃娃家”作为最典型的角色游戏,对小班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教育价值。
“娃娃家”游戏来自幼儿的现实生活,幼儿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产生玩该游戏的兴趣,教师需要让幼儿了解角色的内容和行为,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
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灿灿、轩轩两名幼儿扮演医生,他们会使用体温计帮助测温,并且会用喂药等方式对发烧的娃娃进行治疗。琳琳处于陪伴娃娃的角色,一直陪伴在娃娃旁边。幼儿对于医生具有一定的角色认知,初步知道调整位置让病人感到舒服、判断病情和治疗病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并且,小班幼儿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共同帮助小病人,而不是处于一种“各玩各的”的游戏状态。这与之前的“娃娃家”游戏水平不同,幼儿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后续支持: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角色。
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回家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初步体验家庭生活。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家里做什么?”、“小朋友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什么?”
其次,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比如医生的游戏,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去看病的时候医生会怎么做呢?”、“他会说什么呢?”、“怎么帮助生病的人呢?”鼓励幼儿进行观察,丰富社会经验,知道社会角色的相应职责。
最后,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识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区域分享、谈话、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梳理游戏中角色的行为和角色间的关系。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适宜的主题
教师在观察的时候,要记录幼儿操作时的语言、持续时长、神情等,以分析、发现幼儿的喜好,进而开展契合幼儿兴趣的主题游戏。正是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对医生游戏感兴趣,以丰富材料进行支持。
3.适时的引导和分享,提升幼儿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小班“娃娃家”游戏中物质环境的准备、角色意识的建立、角色行为的丰富、角色间关系的引导、游戏主题的调整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适时的引导和分享是指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角色介入引导和游戏结束后的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