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夏之时 见传承之美
历史渊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它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纪念屈原说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助吴伐楚,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吴王夫差不听。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介子推说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端午习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吃粽子
传说屈原投江死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粽籺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系五彩绳
端午节孩子们一觉醒来,手腕、脚踝上已系上用五彩丝线编的“五色绳”,大人们说系上就百病不侵。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再把五色绳剪下来,让雨水冲走,灾病也就随着被带走了。
插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间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所以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到野外去采摘艾蒿。并在门前和房檐挂菖蒲插艾叶防瘟避灾,悬挂在门上和床头,具有避邪作用。
挂香包
端午节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内装用中草药以及香料,是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与其它传统节日相比,端午节有着更浓烈的健康祈愿意识。采草药、洗草药水等习俗都是为了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此外,赠送礼物给长辈也是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这些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对生命健康的珍视态度。
实践活动
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昌盛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节日是教育的契机
让传统文化的种子
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让节日习俗和精神
久久延续和发扬
最后,祝愿大家端午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每一个家庭都充满欢笑和幸福,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