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特殊孩子赓续文脉——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活动

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
创建于2024-06-09
阅读 8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8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源汇区人民政府主办,漯河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源汇区文化旅游局承办,源汇区文化馆、河上街景区协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暨漯河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开幕式在源汇区受降亭广场隆重举行,我校师生受邀参加活动。

      自2023年前4月,学校特邀田素华、何永钢、刘朋、常桂连、刘杰 、丁大军等非遗文化传承人,到校讲授健身龙、青龙、唢呐、剪纸、面塑、泥塑等传统艺术。通过学习,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制作出或朴实、或精美、或传统、或创新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特殊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迷人的魅力吧!

      “我和你,我们心连心永远在一起”。唢呐与朗诵的融合,是生活在无色世界的天使对生活最美好的诠释。

      舞动健身龙,是听障孩子生长在阳光下最美的瞬间。

非遗课堂掠影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加大非遗文化方面的守护、传承、弘扬,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特殊孩子们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用特殊孩子们的情怀让非遗记忆“活”起来,重新焕发新时代光彩,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编辑:教务处

照片:春   雷  杨   雯

阅读 8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