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活动背景
※ 贯彻相关文件要求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霍山县但家庙镇中心学校2024年春学期以来,把“戏曲进校园"作为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主题教育活动的必开展项目。
※ 落实学校2024工作要点
聚焦核心素养,坚持五育并举,强化五育融合,以“五有五会”(有美德-会做人、有智慧-会学习、有情趣-会生活、有爱好-会健体、有技能-会创造)为目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逐步构建“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的课程模块,让每个学生根植于“多元化课程”的成长土壤,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生长点,能自主、快乐、幸福的成长。以但家庙镇“西油传说”(西-西部庐剧发源地、油-油茶基地、传-舒传贤红色事迹、说-但说无妨党建、文明创建品牌)这个平台,聚焦五育,抓好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教学,突显课程育人功能。切实开展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节选自《霍山县但家庙镇中心学校2024年工作要点》
※ 发挥本土资源优势
庐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庐剧,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57。
安徽境内的庐剧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皖西庐剧属于西路,主要分布在以六安为中心的淮河流域和大别山区。皖西庐剧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区特色。
庐剧《花园扎枪》图源:六安文旅
庐剧古装传统小戏《讨学钱》
但家庙----西路庐剧之乡
但家庙是西路庐剧发源地,素称“西路庐剧之乡”。近年来,霍山县但家庙镇多措并举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加强当地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庐剧等非遗文化在这里得到长期繁荣发展。
贰 高度重视 积极谋划
学校邀请镇文明实践所负责人到校,共同筹划“西路庐剧进校园”活动。《十八相送》曲调婉转,传唱面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校、所负责人及活动负责老师等形成共识,以《十八相送》曲调为基础,采用老歌填新词的形式,作为西路庐剧进校园活动的演唱脚本。
校、所双方商定的“但说无妨----乡规民约“唱词内容
中心校迅速启动西路庐剧进校园”活动
叁 十八相送 一路走来
※ 专业指导
2024.03.06镇文明实践所负责人、文联副主席王玉生到校指导1
2024.03.06镇文明实践所负责人、文联副主席王玉生到校指导2
※ 投入资金 添置道具、服装
2024.03.20添置的道具发到学生手中1
2024.03.20添置的道具发到学生手中2
2024.03.20换装后学员合影
※ 常态化训练 我们一直在坚持
肆 小荷才露尖尖角
已有“片约”上门来
※ 2024.04.27 但家庙镇“春季村晚“演出,校园西路庐剧《十八相送》为指定演出节目。
※ 音乐教研活动展示
2024.06.04在霍山县与儿街片音乐教研活动中展示1
2024.06.04在与儿街片音乐教研活动中展示2
※ 在霍山县但家庙旅游集散中心演出
2024.06.05在但家庙旅游集散中心演出1
2024.06.05在但家庙旅游集散中心演出2
2024.06.05在但家庙旅游集散中心演出3
2024.06.05在但家庙旅游集散中心演出4
结 语
孩子们的表演还稍显稚嫩,但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十八相送》的旋律耳熟能详,但家庙镇中心学校西路庐剧“社员”用他们的童声展现了音乐之美。他们不仅宣传了共建美好乡村、共建美丽家园的“乡规民约”,还收获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璀璨夺目的非遗经典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非遗传承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霍山县但家庙镇中心学校打造特色实践课程,深化传统文化影响力,让非遗经典走进校园。学校以特色实践课程----西路庐剧《十八相送》为抓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初审:李良明
复审:李明智 王 成
终审:陈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