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遗址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安静的美。
走进古城深处不由得感慨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实在强大。
梁秋雨曾经这样评价良渚遗址公园:“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文化遗址可以这样美丽。这里这样地水草丰美,这样地搭配匀亭。我所看到的良渚是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
的确如此,这里的美是有厚度的。
“公园每一寸土地下都埋着文物”
“空气里弥漫着五千年历史的沉重”
“别地遗址外造公园,这里遗址里有公园”
5000年前,一座恢弘壮观的城市在此兴起。沧海桑田的变迁曾使它一度沉睡。1936年,这座古城开始从黑暗中苏醒。
作为代表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稻作农业的最高成就的良渚古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的东亚地区史前大型聚落遗址的良渚古城,我最早对她的了解源自于电视,到了杭州离她近了就想去逛逛。但因为我在杭州市东边的钱塘工作,而她在西边的余杭瓶窑,坐地铁就需要近三个多小时。再加上其区域广阔,没有充足的时间是很难尽兴而行的。因此,良渚之行的计划始终没有提上日程。
端午小长假,跟在办公室的小姑娘的屁股后面来了。良渚新城的夜景亮瞎了我的眼。
良渚古城有好几个门,我们是从哪个门进去的,我并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我们并不是走的正门。这是我们从南门出来坐上出租车经过正门看到标志性建筑后知道的。
十一点左右,我们进到良渚古城。边晃边玩,东瞅瞅西看看。
如果不是那些复古建筑,如果地上没有出现古部落遗留下来的一行行排列有序却又没有规律的小石头,如果并不了解良渚文化,行走在这里,一定会以为行走在田园风景画里,而非人类文明遗址。
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几个小姑娘可开心了,扔掉鞋子就在田野里撒野,看到蒲公英就蹲下来鼓起腮帮子吹,见到形如含羞草非含羞草的植物新奇的看半天……
随行的就会把这些有趣的瞬间抓拍下来。
嗨嗨嗨,那个穿黄衣服的妞,找到宝贝了吗?看得那么专注。我得趁她不注意拍下来。怎么样?举着手机飞奔着抢拍的可爱吗?
这就是快乐!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抢拍下这些小姑娘的精彩瞬间。自然、随性。每一张笑脸都是满满的生机与活力。
她们,是和这美景很配的。
和她们在一起,我也变得年轻。
三D还原出来的考古队发掘的出来的运木头的河道。
一路走一路看到的复古建筑好像都是过去考古队挖掘的良渚时代的民居、王宫遗址,水利系统的复原,墓葬发掘处。
行走在良渚古城之间,感受古与今的对话、传统与新生的跨界、文明与文化的传承、艺术与创意的碰撞。
这座开满黄色雏菊的长方形小土丘就是良渚古城的政治中心——良渚时代的王居住的地方。
上几步台阶,站在土丘上传,放眼四望,才发现除去远处的高山,这里竟然是良渚古城的最高处。土丘的上有几处房子的遗址。从地基上来看,每一处房子都不大。找不到王居住的宫殿的模样。在哪个远古良渚时代,能居住在部落的核心本身就是权利的象征吧?
这就是是莫角山宫殿,五千年前的无上荣耀。她的周围全是金黄色的菊,开得正旺。
这是良渚古城里面普通居民民居遗址,在莫角山宫殿旁边。远望去,那高高竖起的东西,我以为是象征着权利的石钺。走近去,才发现是竖起的木头。看铭牌,原来考古学家也不知道这些竖着的柱子是干什么用,让我们游客脑补。说实话,我脑补不出来。不过,看文字我知道这不是良渚王居住的地方。
站在良渚古城居民楼遗址上,四望,目之所及的绿真的很养眼。常常在这样的环境里行走,很治愈。人的内心也会清明许多。
良渚古城里面王居住的地方正前方有大片的场地,据说那是祭祀聚会的地方。其实场地就是统治阶级给人们洗脑的吧?不论哪个时代的哪个朝代的哪个君主,如何让万民归心,都是需要动脑筋的。我想良渚王也不例外。
沿着这条小路西行,就是良渚文明再现的地方——反山王陵。据说,这墓葬是迄今为止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墓葬。无价之宝钺王、琮王都是从这个墓葬群里出土的,还有数不清的玉璜、玉璧、玉片等,至于小玉粒数不胜数。
反山王陵与莫角山宫殿区仅一河之隔,它是良渚古城区域内最高的墓地。在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11座真实的墓坑,因为专家们还原了11座墓葬的出土情况,再现了1986年考古发掘时的情景。
出反山王墓葬群,决定坐电瓶车。古城太大,双脚是丈量不完的,在今天。
沿途的美景不可辜负,拍下来,慢慢欣赏。
正是插秧的季节。没想到良渚古城里面还有稻田,而且插上了秧苗。远处机器的轰鸣声吸引了我,原来这都是机械的功劳。
看到这稻田,看到这挽起裤腿的老农,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生活的小山村。久违了的感觉,远去的记忆。
同行的小姑娘想去看鹿,必须安排。
鹿园里的鹿不少。那些鹿和西湖边的松鼠一样不怕人。有的还故意接近人群,舔食游客手中的实物。不过,鹿也是有洁癖的。别的鹿舔食过的食物,它是闻都不闻的。
古人眼里的鹿是“福禄寿喜”里面“禄”的代表,象征着富裕与权贵。不管是不是真的,“鹿”“禄”谐音,兆头不错。所以,看管鹿园的人专门让鹿贴近游客,并大声叮嘱:“只要不摸它的角,摸它任何地方都可以。”
出鹿园,看到了一个小可爱。萌化了。
池中寺粮仓。据说考古队在这里挖掘出二十万公斤的碳化稻谷。
粉色的睡莲,粉色的花。
夕阳西下,出南门,回酒店,看到了最美的景色。
最后,必须要悼念一下同行小姑娘的拖鞋。在良渚古城里面,一只拖鞋的底儿硬生生掉了,另一只拖鞋呢,张开了嘴。小姑娘竟然穿着这样的一双鞋逛完了后半场。
姐就一个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