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a233e4cfdb54e31b08030997d90c3b8.png)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充分体现,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艾灸、中药口服、针刺等方法,预防和治疗冬天加重和发作的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冬病”即多发于冬季的寒性疾病,包括虚寒与实寒。实寒多因外邪侵袭或体内素有寒、痰、水、饮,内外合邪,则易诱发痹证、头痛、哮病、喘证等疾病。虚寒多于素体阳虚或冬季阴盛阳衰之时,遇感外邪而引发慢性咳嗽、泄泻、虚劳等。
“夏治”即指夏季阳气生发旺盛之时,通过药物、食物等补助阳气生发,从而预防或治疗“冬病”。
三伏贴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9d36544ea30a4bf698d2dfbed7ff1a3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0972b93a65c4ecf84738f082b93f01a.png)
三伏贴疗法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医辨证论治和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在特定的夏季三伏时节采用三伏贴进行敷贴治疗,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三伏贴在传统穴位贴敷的理论基础上,引入时间疗法的概念,通过借助三伏日自然阳气的升发,用辛温类药物对相应穴位进行温热刺激,是一种冬病夏治、内病外治、治病求本之法。目前,三伏贴疗法在我国已广为普及,大有全民贴敷的趋势。
贴敷时间—三伏天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d525b010428440895865cbd514bede0.png)
适应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a233e4cfdb54e31b08030997d90c3b8.png)
1、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风湿寒性关节痛、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感冒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 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期泄泻、产后头痛、产后风等。
7、其他:阳虚型体质,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不易“冬病夏治”的人群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4865ceab7e940aaa29cd9a106c99adc.png)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 皮肤感染者;
2、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严重糖尿病、血液病、严重心脑血 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 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或加重期间;
5、对2岁以下婴幼儿运用本疗法时, 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 幼儿的哭闹情况。
&贴敷后,成人一般保留2至6小时(儿童时间略减),时间一到应按时揭下,切不可为了加强效果,自行延长。
&治疗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
&治疗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治疗后皮肤反应不明显,说明皮肤对药物耐受程度较好,不影响疗效。
&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斑痕皮肤和以往“冬病夏治”处易 出现大水泡的患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 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水泡,严禁抓挠,注意清洁,预防感染。
&年龄在1岁以下小儿,皮肤娇嫩, 不宜三伏贴治疗。
&贴敷是一个渐渐起效的过程,即时效果不甚明显,远期疗效较好,需要坚持。
快来贴敷啦!
预约电话☎️
医生办公室电话:0932-4139914
护士站电话:0932-4139915
常医生电话:18719622378
崔医生电话:17748822507
黄医生电话:19995218529
贴敷地点🏥
门诊楼一楼西侧(风湿骨病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