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记和政县西关小学三年级1班“端午节”主题活动

【包梅】
创建于2024-06-08
阅读 32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岁一端午 一岁一安康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和政县西关小学于2024年6月7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三年级1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

一、起源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传的是纪念古代楚国诗人屈原。屈原在端午节这一天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形成了端午节的习俗。此外,也有关于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的说法,认为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二、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赛龙舟和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人们组织龙舟队伍,在江河湖海上进行划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吃粽子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人们用糯米、豆沙、肉类等食材包裹在粽叶中蒸煮成粽子,寓意着团圆和丰收。

此外,端午节还有挂艾叶和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挂艾叶和菖蒲是为了驱邪避害、祈求平安;佩香囊则是孩子们襟头点缀的装饰品,同时也是为了驱虫避疫;饮雄黄酒则是为了驱邪避疫、祈求健康。

三、活动内容

端午知识

       老师为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直观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引导学生思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讨论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包粽子

        提前准备好粽叶、糯米、红枣等包粽子的材料。分组进行包粽子比赛,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技巧奖等。引导学生了解粽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寓意,学会感恩和珍惜食物。

主题绘画、手工制作

      学生绘制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可以是赛龙舟、挂艾草菖蒲等场景。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诗朗诵

        选取有关端午节的经典诗歌,指导学生进行朗诵练习。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00:04
00:07
00:16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崇拜,对祖先和英雄的敬仰和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端午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习俗和内涵的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阅读 32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