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优质赛课彰风采——记2024年曲江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Miss lee
创建于06-08
阅读 200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进一步夯实我区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培养青年教师运用新课标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曲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于6月6日至6月7日在余靖小学开展了2024年曲江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现场的有曲江区教师发展中心肖富文主任、王献花副主任、曲江区余靖小学校长欧钦明、全区16所学校主管数学的领导、参赛选手及观摩学习的数学教师近200人。

赛前篇


本次说课主题是聚焦核心素养之课堂改革说课,全区共有25位参赛选手。6月6日上午,参赛选手在余靖小学雅贤堂进行抽签决定比赛顺序。为公平起见,抽签设置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参赛选手抽取纸质签号决定选择的顺序,第二环节:根据纸质签号的先后顺序,选手选择大屏幕的A至Y共25个字母中的一个字母,点开字母就是对应的比赛顺序号数。在抽签活动中,选手们心情跌宕起伏,现场气氛群情鼎沸。

本次比赛活动由曲江区余靖小学潘小瑶老师主持。

6月6日下午,评委、参赛选手、观赛教师早早到达余靖小学雅贤堂比赛现场,观摩学习的老师通过扫码进行签到。大赛评委由主评委和副评委组成,其中主评委共17人,打分权重占比为70%,副评委共30人(在现场通过电脑抽签选定),打分权重占比为30%,让全员参与,活跃现场比赛的气氛。

比赛篇

《长方体的表面积》

1号选手本节课围绕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认知长方体表面积,到动手操作探索表面积,再到深入思考感悟表面积,构建起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桥梁,培养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铅笔有多长》

—强化量感培育  体悟测量本质

2号选手本节课围绕“思、寻、探、悟”四个方面展开说课,“思”核心素养量感,“寻”概念本质,“探”教学过程,“悟”知识价值,将“三会”精神贯穿始终,贴近学生生活,让测量活动富有温度;抓准认知起点,让测量活动提升效度;捕捉灵动生成,让测量活动彰显深度。

《探究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3号选手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活动,通过量、说和撕拼让学生发现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样大,都是180度,在实验和操作活动中,累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逐步推理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聚焦符号意识,提升核心素养

——以《“重复”的奥妙》为例

4号选手研读课标,基于教材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描述“规律”、表示“规律”、总结“规律”、再寻“规律”、创造“规律”、回顾“规律”以引导学生从形象的图形排列、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两个教学活动:总结特征、继续表示。活动中通过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初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空间观念

——以《认识角》一课为例

5号选手以“寻字起源”引出角的认识。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引入“角”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趁热打铁,创设多元活动,以构建“角”的概念,通过:找一找,指一指,画一画、认一认,辩一辩、标一标这四个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角的特征的认识,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经历图形分类 发展几何直观

——《图形分类》

6号选手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进行图形的分类,通过回忆图形、尝试分类、按标准分类、拉一拉、图形应用几个活动,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过程中她还联系生活,通过欣赏著名半球体建筑和金字塔,让学生感受到除了三角形,半球形也具有稳定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分一分(一)》

7号选手利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已有的分物经验。通过认识分数½、表示分数½和创造分数这三个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深入理解分数的含义,感悟分数的本质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应用意识的核心素养。

经历多维体验,让量感落地生根

——以《长方体的体积》为例

8号选手以实验操作活动为主线,探究体积计算公式的本质。带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量感,在体验中感悟量的本质,并联系实际生活设计练习,助推学生量感和空间观念的发展,感悟核心素养。

在实践操作中建构空间观念

——以《长方体的认识》为例

9号选手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和丰富的学具,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经历搭小棒、剪卡纸等实践操作活动,真切地体验、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结构特征,有效构建了空间观念,在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和探究的能力。

寓教于乐,培养空间观念

——《对称轴(一)》为例

10号选手以跨学科融合绘本形式展开教学,首先绘本引境,初步感知轴对称,其次通过补充绘本,发现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再通过绘本演学,加深理解,最后绘本练习,内化知识,感受数学视角下的对称美。

《长方体的认识》

11号选手创设了切土豆的情境,和丰富的搭建材料,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操作,从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结构要素、结构特征;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探究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搭建、对比、想象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立体图形的特征、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了直观的感悟。

“说”推理过程    “悟”推理方法

——以《有趣的推理》为例

12号选手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推理游戏,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探究规律、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论中创,凸显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真正体现课程纲要倡导的会学、乐学、善学和志学。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形成推理意识和增强符号意识,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设问探究,培养“应用意识”

——以《看日历》为例

13号选手从生活入手,融合信息技术手段,渗透天文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少讲解,多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层次、多维度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颠倒”只是我的外壳,

“乘积是1”才是我的内核

——以《“倒数”》为例

14号选手通过一组算式,再举例验证,发现规律,感知倒数的特点。利用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突出倒数的本质,淡化它的外部特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深化学生对倒数内涵本质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倒数的概念,发展推理意识。

充分感知体验,丰富学生量感

——以《有多重》为例

15号选手让学生在探究1千克有多重、1克有多重的过程中,借助生活中熟悉的物品,通过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践活动,积累对这些质量单位的亲身感受,提升学生的量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而在认识了质量单位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符号意识     从具体到一般

——以《字母表示数》为例

16号选手通过抽象感知字母的必要性,深入求用字母表示数与数量的关系,强化练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结果,从“符号”的认识理解与应用,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用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达的思维转变,培养符号意识。

在“变”中发现“不变”,发展学生的数感

——以《正比例》为例

17号选手围绕着“填—想—说”这三个步骤进行。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填一填”小组合作“说一说”,最后独立思考“想一想”,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索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发现与分享”成为主旋律,而知识和数感恰恰在这过程中得以自然构建与生成。

《一分有多长》

18号选手借助看、听、说、做、估等多维度的实践活动,把无形的1分钟聚拢成“可视、可听、可感”的1分钟,再抽象到无形无影的1分钟,真正让孩子在“玩”中学,不知不觉的感知了1分钟的时间量,加强了对时间的“量感”培养。通过探究、体验式的学习,经历构建内化量感的过程,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发展运算能力

——《卫星运行时间》

19号选手通过播放航天卫星发射的视频,以“境”激趣,提出数学问题,从而进行估、算、说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估算—探究—总结”三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从初步感知到充分理解并掌握算法,发展运算能力的核心素养。

悟概念本质 促量感发展

——《什么是面积》

20号选手以“擦黑板比赛”的游戏导入,在判断游戏是否公平的交流中引出课题。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如找、说、摸、测量、剪拼、数等活动,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概念,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含义,内化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意识

——以《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为例

21号选手聚焦本课的学习内容及教材,提出了三个核心问题,根据三个核心问题设计了三个活动来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拆猜、摆、算、比、画、说等探究活动来解决本课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中构建空间观念,培养推理意识,发展核心素养。

在算、画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2号选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对没有直角边的图形通过建立直角模型来画图,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在经历观察、计算、画图、总结的过程中建立直角模型,增长画图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生日》

23号选手以“生日”为话题,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展开关于《生日》的说课。选手从“收集整理,唤醒学生数据意识”,再到“观察分析,发展学生数学意识”,最后“链接生活,丰富学生的数据意识”。设计了:读数据、明结构、悟价值三个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对比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逐步明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结构,从而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数据意识。

《有趣的折叠》

24号选手从平面到立体,再从立体到平面,让学生主动地从“经历”走向“经验”。24号选手安排了三个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在多元的体验中清晰的构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安排了两个探索活动:“仓库模型”、“想一想、做一做”,让学生在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评选吉祥物》

25号选手立足新课标理念,围绕“怎样开展调查?”这一核心任务,从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通过观察、讨论、操作和实践应用,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依据数据进行表达,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点评篇

比赛结束后,曲江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王献花副主任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她提到,从说课的内容和课件的设计来看,参赛教师和学校的辅导团队在赛前都进行了精心充分的准备,每位选手的课件制作新颖丰富,形象生动,选手们专研教材认真,教材处理得当,重视教法设置教学方法手段多样,教学理念新颖。同时,教师们也重视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教学方法合理,可操作性强。她提到特别感动的是:选手们在设计中积极采用任务驱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善于分享,积极为学生开设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我探究,我分享,我展示,我快乐”的教学模式,特别有部分的教师还进行了跨学科设计,让大家深刻的体会到教学的魅力。

获奖篇

此次说课设有一、二等奖,各参赛教师同台竞技,各放异彩,最终张慧琼等14名教师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赛后由曲江区教师发展中心肖富文主任、王献花副主任及余靖小学欧钦明校长为参赛教师进行颁奖,并为他们进行祝贺与勉励。

深耕不辍,笃行致远。本次活动展示了我区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理论水平,希望曲江区的教师们能以此为契机,立足新课标,着眼新课堂,切实提升教学技能和本领,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专业化成长的路上实干前行,蓄势成长。

摄影:邓利  李丽君

撰稿:胡洁怡 李玲萍

一审:卢贱兰

二审:王献花

阅读 200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