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助力备考·全力冲刺·“研”途有你
——记白云区初三英语中心组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4-06-08 阅读832

六月芳菲醉,盛夏意正浓,夏日的微风轻拂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备战中考,2024年6月6日,白云区全体初三教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齐聚一堂,共同开展了一场深入有效的备考教研活动。此次教研在广州市白云区金广实验学校进行,活动旨在交流备考策略、分享教学经验,以期为学生们的英语中考备考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本次活动由白云区金广实验学校承办,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的陈文亮老师主持,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课例展示、评课研讨以及中心发言。

一、课例观摩

活动伊始,金广实验学校刘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内容丰富、形式多元、以The historical figure I admire为话题的读写复习课,也是一节探究主题意义的“迁移写作课”。

首先,刘老师以一个Guessing 

Game作为引入进行破冰,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并引出学生的问题。

在阅读关于爱因斯坦生平的篇章中,刘老师为学生们设计了7个问题,从篇章的体裁、结构、人物、生平时间轴到人物传记的叙事方式以及具体的表达方式,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了解人物传记的体裁结构和内容特点,也为学生在后续的写作搭建起了扎实的脚手架。

在对篇章分析、理解之后,刘老师利用一篇关于袁隆平生平的短文,通过

rewriting the event 和 filling in the 

blanks等一系列活动提炼-感知-内化-迁移-运用人物传记类文章的典型语言,给予学生应用与实践所习得的语言知识。

在迁移与创新层次活动中,刘老师设计了四个中国历史人物的小组写作任务,目的是通过新语境创写,巩固内化人物传记类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写作,并以小组形式展示,最后由学生进行点评,不仅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很好地贯彻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整体而言,刘老师在每一环节经过循序渐进的铺垫,最后的写作任务也是水到渠成。

同时,从爱因斯坦到张骞、孔子、苏轼、李白等中国人物,刘老师的设计也很好体现了跨文化的对比与融合,且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文化自信。

二、评课研讨

广州市白云区白云试验学校的林霭文老师首先肯定了刘老师完整且精彩的课堂设计,特别是课堂中丰富的input为学生搭建了完整的脚手架。此外,她也为本次课堂内容安排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将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将词句脚手架做得更详细一些,词汇、句型和标志词的转换进行变式训练;第二个课时则有更具体的输出,完成所有小组的展示以及更具体的评价。同时,林老师也提出了两个值得全体初三老师思考的问题:第一,在我们丰富的课堂内容和多元的课堂活动后,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第二,在最后阶段我们应该如何找出学生需要差缺补漏的地方并落实跟进?

此外,广州市庆丰实验学校的梁芷华老师也高度认可了刘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针对课堂容量大这一问题,梁老师同样建议在常规课中可以将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特别是针对层次相对较弱的学生,如何将词句表达的脚手架搭建得更扎实更有效是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务必要考虑,且要认真落实的一点。

三、中心发言

广州培文外国语学校王素梅老师为广大英语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中心发言,其发言的主题为《主题复习构建民族文化自信》。

王老师的发言深入浅出,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题教学的来源与背景知识

我国教育背景下的主题教学以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模式创新,分为从中华文化传播与主题教学的结合和主题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要求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主题教学的理论支撑分为构建主义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主题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提升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从而达到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第二部分:新课标中“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

王老师深入探讨了新课标中文化教学的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华学子。她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如利用英文版《红楼梦》让学生分析人物关系和文化背景,设计春节主题课堂项目等,从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角度,展示了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第三部分:初中英语话题教学实践案例分享

王老师分享了四个生动的实践案例:以“中国节日”、“中国美食”、“中国历史人物”和“中国文化经典”为主题进行的教学设计。这些案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认知与视野,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在发言的尾声,王老师总结了主题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收获,强调了提升教学效果、多样化课堂活动、丰富学生文化认知与视野以及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提升话题教学效果

融入中华文化元素的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入课堂,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课堂活动多样化

通过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中华文化的导入,通过让学生进行英语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小组讨论与合作来实现课堂活动多样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表达能力。

3、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与视野

通过文化背景知识导入,让学生进行传统节日的介绍,借助成语故事的分享来建立民族自信。

4、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互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团队合作,最后进行评价与反馈。

同时,王老师也提出了有待提升的方面:差异化教学问题将通过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学习材料和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来解决,同时利用搜集素材来改变学业水平测试需要的题目来改善学业水平题目设计。

此次初三英语备考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更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中考动态和改革趋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助力学生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并进,不断探索创新,为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努力,为白云英语在中考中再攀高峰而奋斗。

图片:邝君君  宋朝荟

文字:梁君  朱晓敏

编辑:徐龙凤  骆碧仪

初审:梁君

终审:谢莹  谢和武

阅读 8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