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手机“控制”孩子——赵村中学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

平凡
2024-06-18
阅读 2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手机(包括电话手表)管理工作,学校将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现将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以及学校对学生手机管理制度告知家长朋友。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一、学生携带手机(电话手表)进校园的危害

       1.频繁使用手机,损害身心健康。

      

     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长时间握着手机(包括电话手表),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手部保持同一姿势,会影响手指的发育;低头玩游戏,对颈椎伤害大;若孩子晚上躲在被窝里聊天、玩游戏,会严重影响视力和睡眠。

        2.影响学校秩序。调查发现,学生一旦将手机(电话手表)带入学校,就会想方设法偷偷玩,严重影响听课质量。有的学生甚至利用手机(电话手表)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作文范文等,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

       3.炫耀攀比,助长不良风气。一些学生在上学、回家路上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包括电话手表),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车辆,极易造成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事故。

       4.佩戴手机,安全难以保障。手机(电话手表)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电话手表)的学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电话手表,不仅给部分条件较差的家庭增添经济负担,也助长了攀比的不良风气。

      5.严重影响视力。看手机对眼睛的危害极大。长时间看手机会对眼睛造成刺激,出现视力疲劳,严重时会产生眼睫状肌痉挛。手机会散发蓝光,会对视网膜产生影响,出现近视、远视、散光,严重的还会导致视网膜脱落。

      二、学校关于手机(电话手表)管理措施

     1.严禁将手机(电话手表)带入校园。

      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学校研究决议,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包含学生智能电话手表、电子平板以及充电器、数据线、充电宝等设备)带入校园,以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组织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学校艺术节、社团、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一律禁止携带手机,特殊情况需写申请。

      2.若有需求,必须提出申请,统一管理,禁止带入课堂。学生确有将手机(电话手表)带入校园需求的,学生家长须向学校德育处书面提出申请,经学校德育处同意后,学生才能带智能手机或智能电话手表,进校后须将其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手机责任人为各班班主任,放在指定位置,禁止带入课堂及其他场合;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取回。若无如实上报者,一经发现,无论是否使用,学校立即给予收缴代管。若学生违反规定携带手机造成遗失,责任由学生本人承担。

     3.保证家校联络及时畅通。

      确保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方式畅通,便于家长联系学校;家长如遇到紧急情况,请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联系,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保证家校应急联络;学生需要联系家长,可借老师手机进行联系。

       三、作为家长,我们这样做。

      1.加强监督,有效管理。

      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包括电话手表)情况要承担起监管的职责,呼吁广大家长行动起来,监管孩子在家使用手机(包括电话手表)情况,合理约定、限制您的孩子在家使用手机(包括电话手表)时长。请配合督促孩子不要把手机(包括电话手表)带入校园,并积极与学校沟通,共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手机(包括电话手表)使用习惯。

      2.积极沟通,高效陪伴。


       家长要营造和美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观察孩子的情绪动态,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多陪伴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缺少陪伴等原因而沉迷手机(包括电话手表)。

      3.榜样引领,及时矫正。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家长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各位家长朋友,规范校园手机(包括电话手表)管理需要师生与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身处移动互联时代,面对智能手机的普及,广大家长也须与时俱进,提升家庭教育智慧,和学校、老师一起,努力引导学生养成合理使用手机(包括电话手表)的好习惯。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阅读 2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