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又是一年端午时,又是一年棕飘香。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安全的假期,现把假期的时间及注意事宜通知如下,望家长配合,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放 假 时 间
端午节放假时间为2024年6月8日(星期六)至2024年6月10日(星期一),共计3天。6月11日(星期二)起正常上班。
2024年端午假期致家长的安全告知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2024年6月7、8、9、10日为全国高考时间,6月10日为端午节。高考加上端午节,孩子放假休息时间较长,自由支配时间增多,家长请提前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预防孩子发生安全事故。
一、遵守交通法规
1.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和骑车时看手机、听音乐,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
2.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
3.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及共享单车,不坐副驾驶座位。未满16周岁不驾驶电动自行车。没有驾驶证严禁驾驶机动车辆。
二、安全用电用气
1.不使用“三无”电器,不在同一接线板上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电器。
2.使用燃气设备应开窗通风并看管,使用后及时关闭。发现火情,及时到室外拨打119。
3.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
4.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5.家长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防止煤气泄漏。
三、防范溺水“七不”“两会”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
7.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8.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
9.会基本的应急自护、自救方法。
四、网络安全
1. 做好防诈骗安全教育。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透露自己和家长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不转账、汇款给陌生人,也不能向陌生人透露家长的银行账号。
2.不充值,不打赏。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随意向网站、主播等充值打赏金钱。
3. 不浏览不健康信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阅读浏览有害信息,不受不良信息诱导,不随意点击陌生文件,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4.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健康上网,不去网吧。上网时间要有节制,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5. 文明上网。聊天时注意礼貌用语,不散布对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不得随意在评论区辱骂他人。不传播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
五、心理安全教育
放假期间,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变化,利用假期与孩子们共度一段有意义的亲子时光。
1.家长不要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不要给孩子过度的精神压力和期望。
2.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学业。
3.给予孩子一定独处空间,多一些理解信任,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
4.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
5.家长要引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做到“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大自然”。
六、共同营造高考良好环境
高考、中考期间教育孩子不要在各考点附近逗留,考试期间在家里看电视时请将电视音量调小,给考生创造良好环境,家长行车经过考点请减速慢行、不鸣、不争、不抢,为考生留一片安静、祥和的迎战氛围。
端午节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全国各地在端午节这天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划龙船、食粽子是普遍习俗。 端午节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的传说,比较有代表性是以下几种。
1、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被流放。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孝女曹娥
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3、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流传最广的还是第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各地的习俗也都有很多,但是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3、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最后,祝全体师生及其家人端午安康!让我们家校协同、各尽其责、共同呵护孩子健康、平安、快乐成长!
编辑:办公室
材料提供:安全办
审核:安全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