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探索高质高效的活力课堂教学方式。“减”的背后,是巧妙地“增”,高质高效的活力课堂,蕴含着巧妙的构思,妙趣的引导,智慧的筹划。《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我校小学数学学科组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多元化沉浸式作业分层设计的行动研究,课题组成员深挖教材,以课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活动为抓手,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打造提升学生素养的高质量课堂。
课题组成员、数学骨干教师张晓华执教的一年级《摆一摆想一想》一课,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打造情境性、趣味性、实践性、高参与度的沉浸式课堂。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沉浸式学习,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贺伟健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用折线统计图做白山攻略》一课,利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展示数据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趋势和规律,提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学生表现出色,能准确解读折线统计图信息,教师授课生动,教学效果显著。
李萌萌老师执教二年级《克与千克》一课,通过称、说、找、估四个环节,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作用合作学习。在不断地掂量、估计和称量活动中,量感慢慢建立起来,落实了数学学科的“三会”核心素养。
宋环宇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利用发本子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直观学具自主探究,加深对计算单位“十”的认识,建立单位概念,理解算理。
于淏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一课,引导学生通过“说旋转、画旋转、对比旋转前后变化”过程,在发现、比较、交流、小结等过程中实现“明确旋转的三要素、应用旋转三要素、深化旋转三要素”。
课题主持人、教务主任卢雪梅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多元化沉浸式作业分层设计的行动研究》的课题进行解读。她介绍了在大单元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分层作业的方式与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作为该课程作业设置的关键入手点,运用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在交流与探究中实现深度学习给予指导。
作业“多元、沉浸、分层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口号,使学生在多元化沉浸式的作业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是有效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双减”政策下对“沉浸式”教学方式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探讨与实践。我们将继续探索前行、创设更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