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粽飘香,浓浓端午情”——高岭中心幼儿园大班端午节主题活动

轻舞飞扬
创建于2024-06-06
阅读 7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特别策划了这次大班端午节主题活动。

篇一:“粽”里寻她

首先,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传统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

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故事传说

很久以前,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许多小国。其中有个楚国,楚国有个大臣,名叫屈原。楚国旁边有个秦国。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把楚国当做最大的敌人。屈原向楚王提出很多治理国家的好主张,可楚王就是不听,屈原非常伤心。后来,楚王中了秦国的奸计,罢了屈原的官,还把他赶出了京城。屈原离开京城,来到了汨罗江边。他想到国家的前途,想到百姓的苦难,心理难过极了。他一边走着,一边悲叹:“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啊!” 屈原等啊,盼啊,可楚王总也没召见他,逃难的百姓却越来越多了。一天,屈原问一个逃难的老头儿:“京城怎样了?”老头儿颤巍巍地说:“唉,秦国的兵已经打进了京城,我们……我们已经亡国了!”听到国家遭难的消息,屈原万念俱灰。五月初五的晚上,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一头扎进了汨罗江。老百姓划着船寻找屈原。可是,江水滚滚,屈原在哪里?人们划啊,划啊,月亮落下去了,不见屈原的影子;太阳升起来了,还是不见屈原的影子。大家找了几天几夜,也没有找到屈原,男女老少都悲伤地哭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他投江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接着,小朋友们通过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宝宝。

篇二:情有独“粽”

准备食材

6月7日一大早,老师和食堂工作人员一起精心准备好了包粽子的食材。

包粽子啦

热心的家长都赶来帮忙啦!她们可都是包粽子的高手!

陈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们示范如何包粽子,小朋友都在认真地观摩学习。

00:21

小朋友们在老师手把手的示范教导下,也一展身手,体验了一把包粽子的快乐!

瞧,我们的园长奶奶也来帮忙啦!

篇三:与“粽”不同

成果展示

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一上午包了满满两大盆粽子。虽然每个人包的粽子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精巧,有的粗糙,可它们都是我们的努力成果。来看看我们的作品~~

篇四:“粽”味飘香

品尝美味

趁着孩子们午睡的时间,厨房的奶奶为大家蒸好了粽子。孩子们品尝着美味的粽子,别提有多开心啦!

孩子们表示:好东西一定要分享,我们请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们也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吧!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还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价值。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又让他们度过了一个欢乐、有意义的端午节。

阅读 7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